

業務范圍
國家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2001年7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由遼寧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承建的國家級石油產品質量專業檢驗機構。2004年2月26日完成國家驗收并取得授權,開始承擔全國的石油產品質量檢驗工作。多年的檢測實踐奠定了國家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國內石油產品質量檢測方面的權威地位。
中心是遼寧省內唯一一家具備成品油、燃料油、潤滑油、制動液、防凍液等產品全項目檢測能力的第三方實驗室。已認可授權的檢測能力范圍包括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潤滑油、液化氣、制動液、防凍液、瀝青等在內的70種石化產品和288個參數。順應檢驗市場的需求,中心近年來積極開展基于油液狀態監測的設備故障診斷業務,目前在用油的監測服務對象已覆蓋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實驗室資質
中心已通過實驗室認可、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的“三合一”評審,中心地處細河高新技術開發區,實驗室面積3000平方米,僅石油產品專業檢測儀器設備總投資就達2000余萬元,石油產品的關鍵參數,如辛烷值、十六烷值、閃點、餾程、低溫動力粘度、氣相色譜、液相色譜、離子色譜、氣-質聯機、紅外光譜儀、ICP-AES、原子吸收光譜、ICP-MAS、油料光譜儀、分析式鐵譜儀、鐵量儀等,均配置了國際最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
中心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檢驗及管理團隊,在30人的隊伍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人,高級工程師16人,有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石油產品相關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擔任主任、秘書長、副主任及委員職務。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全國石油產品檢測儀器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設在本中心,目前已有8個行業標準通過本標委會出臺。中心承擔國家局“雙打”項目和質檢行業公益基金科研項目以及省質檢局和科委的各類科研項目若干,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油液監測檢驗技術
油液監測技術就是將采集到的設備工作介質,利用光學、電學、磁學等分析手段,檢測其所攜帶的磨損和污染物顆粒,從而獲得機器的潤滑和磨粒狀態的信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設備磨損狀態,找出誘發因素,評價機器的工作狀況和預測其故障,并確定故障部位、原因和類型,從而對實際工作做出指導。油液監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涉及到潤滑劑分析和磨損微粒分析兩大領域。中心該項技術的開展填補了中國北方油液監測市場的空白。
潤滑油檢測
K93190四球磨擦磨損試驗機(美國科勒公司)、CCS-2100發動機油表觀粘度全自動測定儀(冷啟動模擬機法)、9728-C40 HTHS-IIF 高溫高剪切表觀粘度測定儀(美國凱能公司)、HVU480全自動運動粘度分析儀(德國海爾潮公司)、CMRV-4300F發動機油邊界泵送溫度/低溫屈服應力和表觀粘度測定儀(美國凱能公司)、2000DVICP全譜直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美國珀金埃爾默公司)。中心擁有的這些設備滿足潤滑油部分臺架試驗的需求,配合多年來積累的潤滑油檢測經驗,對油品調配企業能夠給出針對性極高的指導意見。
汽柴油檢測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成品油的產品標準也在不斷的升級,近年來無論車用汽油還是車用柴油新標準的推出和實施,無疑對成品油的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始終著眼于國際最前沿的檢測技術,有計劃的更新硬件和提升軟件配置,目前中心可以承擔成品油的全項參數檢驗,可以為客戶在成品油檢測領域提供“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