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戲”,政府發布了“游戲機禁令”,自此,PS系列、Wii、Xbox等游戲機只能在黑市售賣。今年1月6日,這條“禁令”終于有了解禁趨勢。在上海自貿區,外資企業開始被允許從事游戲機的生產和銷售—中國玩家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打游戲了。
但那邊廂,國外各大游戲廠商所競爭的,卻早已不是這個“游戲”了。在美國的CES電子消費展上,索尼一邊炫耀自己的PS4游戲機銷量大好,一邊發布了PlayStation Now云游戲服務,被稱為“是一種有可能改變整個游戲行業的新技術”。
“云游戲”隨著“云計算”而生,從概念上來說并不新:在云游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游戲都在服務器端運行,并將渲染完畢后的游戲畫面壓縮后通過網絡傳送給用戶。因此,理論上來說,想在“云游戲”時代玩游戲,并不需要你的游戲設備有多么高端的CPU和顯卡,只需要能解壓視頻,就能像播放高清電影一樣播放游戲畫面—可以看出,“云游戲”和需要一臺主機來運行游戲的網游完全不同。
在去年9月,微軟聲稱自己的“云游戲”平臺已經可以做到用Lumia 520這樣的入門級Windows Phone 8手機玩《光環4》了。
但這項技術還不是那么成熟。《最終幻想》的游戲開發商就吐槽現在大部分“云游戲”服務只是采用流媒體方式來同步播放游戲內容,并沒有做到“云游戲”該有的樣子—用大量服務器進行連接并組成“虛擬超級計算機”,把絕大部分游戲運算工作都轉移到這臺“計算機”里進行。
而索尼正在這么做。在PlayStation Now平臺上,玩家既可以買游戲,也可以租游戲,所有的游戲進度都會保留在云端。最有意思的是,“云游戲”的發展可能會在將來打破平臺壁壘,在PS4存下進度的一款游戲,你可以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繼續玩下去。有人猜測,未來的PS5可能就是一個極其便宜輕便的游戲盒,玩家不需要再為昂貴的硬件付費。此外,開發商如此熱衷于“云游戲”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如果游戲都儲存在云端,那么盜版便成為不可能的事了。
當然,你還沒有辦法立刻拋棄游戲機們。“云游戲”由于其原理,需要極大的寬帶—不然就無法將流暢的游戲畫面輸送給你。到底需要多大呢?目前的數據是,索尼的PlayStation Now需要5MB/秒的傳輸速度……
測一測你的寬帶,再看看開篇的新聞—還是頗為值得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