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格蘭念書時,結(jié)交了一個德國朋友。他有一個中國女友,兩人在一起小半年,總體還算融洽,直到有一天,德國人把我約出來喝酒訴衷腸。
事情是這樣的:德國人本來打算帶女友去倫敦。就在一切安排妥當(dāng),只待周末出發(fā)的時候,他的前妻周五突然打來電話,說帶著他們的孩子和現(xiàn)任老公一起從德國跑來愛丁堡看音樂節(jié)。前妻想讓兒子見見爸爸,還想在前夫的公寓里借住兩個晚上。
德國朋友直接跑去和中國女友商量:“咱們倫敦旅游的計劃能推到下周去嗎?我得帶兒子玩兒,順便還得麻煩你回自己公寓住兩天。”女友一聽就火了:“你放我鴿子,有個兒子不跟我說也就算了,怎么還和前妻來往!還為了她要把我趕出去!”
這事成了死結(jié),因為德國人的邏輯是:你不是有房子住嗎,就回去住兩天嘛;另外來的是我兒子,前妻撫養(yǎng)他也挺費心的,我得對他們負(fù)責(zé)啊。
姑娘死活接受不了,大吵一架之后獨自去附近城市散心了。
對于前妻帶著孩子的后爹也來住,德國朋友倒沒什么意見,他說,這些年多虧了后爹照顧兒子。最讓他頭疼的還是女朋友的事:“她說她喜歡小孩子,可孩子來了她又生我的氣,為什么呢?”
我只能陪著苦笑,他哪里知道,在中國女孩眼里,前任是最可惡的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