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最后一天,布隆伯格以平民的身份離開了紐約市市長辦公室。
他個子不高,也不擅長交際,盡管常常會乘坐地鐵上下班,但因為太過富有,不論他怎么表現出親民的一面,人們不會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紐約人事實上,離開前他已準備開創一項新事業:帶走市政廳中的許多得力助手,包括交通局局長和文化局局長,組建一支名為“布隆伯格合伙公司”的咨詢管理團隊,將12年的管理經驗和個人的巨額財富,轉化成一個沒有任期限制的“全球市長”職位。
2001年,剛成為紐約市市長時,布隆伯格還是個政治新手,曼哈頓世貿大廈被毀后留下的瘡疤依然醒目。12年后離任時,他制定的公共衛生政策讓紐約居民的預期壽命延長了三年,紐約市從未像現在這樣潔凈,犯罪率從未如此之低,它從電影中的犯罪之城,變成了一個每年吸引5000萬游客的旅游勝地。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和億萬富翁,布隆伯格管理紐約這個大都會的方式,與管理他的公司沒有什么區別。
他創建的彭博社不但是一家媒體公司,還是專業的商業數據供應商。當上市長后,他利用數據作為施政依據,作出了以下決策不顧支持率下滑,堅持提高稅收;在所有酒吧和餐館禁煙;讓NBA球隊重回布魯克林區;禁止餐館使用反式脂肪酸,甚至試圖禁止銷售大杯的含糖飲料;改變城市區劃,推行“紳士化運動”,讓一些破敗的貧民窟煥發了活力。
布隆伯格一直將紐約市看作一個公共衛生、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巨型實驗室。而隨著他的成功卸任,數十座城市理所應當地要復制這些標志性的政策:將繁忙的馬路改造成步行街和廣場,在連鎖快餐店張貼食物熱量表。“我們了解到,其他城市有向紐約市學習的強烈需求,”布隆伯格合伙公司中負責城市規劃的伯登表示。
況且,布隆伯格根本不打算通過這項事業賺取一分錢的收入。
新奧爾良市市長米切爾·蘭德里歐不會忘記,去年正是布隆伯格資助了400萬美元用于雇傭八位專家,新奧爾良居高不下的謀殺率才得以降低。專家們幫忙建立了一支由多個部門人員構成的打擊犯罪團伙小組,成立了午夜籃球聯盟,讓青年男子遠離街頭,還讓曾經持槍犯罪的人更難走出監獄。一年時間里,新奧爾良的謀殺率下降了17%。
布隆伯格合伙公司想要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就像影子內閣或垂簾聽政:收到地方政府邀請后,前去幫助解決棘手的問題。他們會掌管價值上億美元的資金和項目,但不會向客戶收費在過去12年的任期里,布隆伯格每年只收取一美元的報酬,為實現自己的管理目標,他反而倒貼了至少6.5億美元。
但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城市也會成為布隆伯格的玩具。布隆伯格在城市管理上的強硬已經為自己樹敵無數,在他的任期內,紐約市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有時他的規劃方案一出臺,一些弱勢群體就被迫要把家園讓給“紳士”們,而他本人,看重的往往只是數據本身。
紐約律師西格爾就是個著名的“反布隆伯格”活躍分子。他說:“布隆伯格傲慢自大,缺乏同情心,他的想法常常是,‘我知道什么對你最好’”。許多紐約市市民和西格爾一樣,認為布隆伯格是個無所不管的保姆。
這些雜音無法打消布隆伯格的自信。咨詢團隊的核心成員、前紐約市旅游局局長菲爾蒂塔說:“會有人在門口排起長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