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主頁上向毛澤東高呼“(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萬歲”的,在eBay上把地攤貨吹成是“蔣介石親自使用過”的,大部分都是操著英語的中國人。也有假冒領袖口吻做“還魂者”的,比如那唯一一個注冊為“劉少奇”的用戶,只發了兩條信息,第一條是王光美的黑白照片,配文稱:“我的妻子如此美麗。”
在Facebook上,毛澤東擁有絕對優勢的存在感。僅注冊個人用戶中,就有超過200個使用毛澤東的名字和頭像。當然,這里面也有安迪·沃霍爾的功勞—不少人將具有波普風格的毛澤東像當做自己的頭像。
Facebook會根據網友興趣自動生成話題頁面,在關于毛澤東的頁面上,有大概六萬名用戶點贊。
雖然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公共主頁數量分別有43個和13個,但大多數都不算是“大號”,毛澤東主頁粉絲過千的有四個,鄧小平的有三個。
這些主頁中的活躍者,通過張貼革命視頻、毛澤東照片和語錄等內容來贏得粉絲。在其粉絲量最多的公共主頁中,評論大多是英語,往往是簡短的“Salut(敬禮)”或“(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萬歲”等口號,也有毛澤東的反對者跑到此處泄憤,張口大罵。這個主頁創建于2008年,和多數關于毛澤東的主頁一樣,注冊信息里故鄉處寫的是湖南韶山。
與毛相比,周恩來的公共主頁就少得多了。其中一個的簡介是這樣的:因為發現Facebook上竟然沒有周的頁面,所以必須創建一個。可見這些公共主頁主要是領袖崇拜者們尋找心靈寄托的場所。
也有假冒領袖口吻做“還魂者”的,比如那唯一一個注冊為“劉少奇”的用戶,只發了兩條信息:第一條是王光美的黑白照片,配文稱:“我的妻子如此美麗。”第二條則貼出一個憂傷的表情說:“我即將死去,因為那些紅衛兵不給我藥吃。”


在美國問答類網站Quaro里,有人問:“毛澤東從未學習過普通話嗎?”一位中國用戶的回答獲得了最多的贊:“毛澤東當然說普通話,只不過他的湖南口音很重。聽他演講50%靠猜,剩下的50%要禮貌地點頭并微笑。”
而對于“Mao suit”(毛裝)和中山裝有什么區別的問題,回答是:“在西方,毛澤東比孫中山更著名。誰讓這款衣服流行,人們就以誰的名字命名。在中國,孫中山讓它流行起來,所以叫‘中山裝’;而在西方,人們知道這種款式是因為毛澤東,所以管它叫‘毛裝’。”
對于鄧的名言,有三位用戶給出了同樣的一段話:“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有趣的是,在美國最大的商品拍賣網站eBay中,可以搜到不少號稱蔣介石曾親自用過的物件,如帽子、簽名文件、簽名照,甚至辦公桌上的臺燈—是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淘寶熱賣款,eBay的黑心賣家正以淘寶近10倍的價格叫賣。然而在毛、鄧、周、劉和朱有關的商品中,很少見到所謂的貼身物品。
賣家毫無意外地大多來自中國。在關于毛售價最高的前15件商品中,就有11件的賣家顯示所在地是中國。對于這些姿勢千奇百怪的毛澤東像和型號不一的像章,賣家們的推銷策略集中在兩點:一是強調物品做工精細,保存完好;二是賦予其歷史感,比如是從一個小山村里覓來,是文革時期的遺留品等等,有的用特寫照片展示著物件上刻著的“一九六八年制”字樣,當然,可信度并不高。
與鄧小平相關的物品中,要價最高的是鄧小平金鉆表,賣家熱切地貼上該款手表首發時的中文報道。手表于1995年首發,當年的報紙報道稱,“對此‘鄧小平也表示滿意’,每塊表當年售價11000余元,全部出售所得將捐獻給中國殘疾人基金會。”據說這批手表當年換來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慈善款。
在美國Amazon網站中搜索,涉及周恩來的圖書數量最多,高達113本,比毛澤東的還多,當然,這未必證明周比毛受關注—扣除中文圖書,外文書籍里,研究毛澤東的最多,為83本,其中大多數都是各種版本的毛澤東傳記。另外,《論持久戰》、《毛澤東語錄》這樣的作品都有多種翻譯版本。
中國國內近年出了不少類似《跟毛澤東學管理》一類的書,在Amazon網站上也能買到,買家的打分還都很高。甚至就連美國本土作家Peter Levenda也跟風出了一本英文版“毛氏管理學”—《毛的商道:論同中國進行貿易的持久戰》。
此外,在外文圖書中,英文、日文書籍數量分居頭兩位,另有少量西班牙文、法文、德文圖書散見其中。有趣的是,研究周恩來的日語書籍較多,達11本,很多都和周恩來年輕時留學日本的經歷相關。例如《周恩來十九歲的東京日記》和《周恩來在日本》,甚至還有日本作者寫了名為《周恩來在巴黎:西方經驗對中國革命的影響》這樣的專業研究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