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數據”又來了。這次,它直奔企業招聘。
早在20世紀初,費城的一家工廠的招聘方法是:工頭向圍成一團的求職者扔蘋果,只有那些迅速搶到蘋果的求職者會得到工作。更離譜的還有將收到的簡歷隨機先扔掉一半的—因為“本公司不需要運氣不好的人”。
比較“科學”的方法當然是要求求職者進行智商和專業能力測試、人格評估等。現在,這些模式都將被淘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望改變數百萬人聘用和評估的方式。具體來說,招聘公司可以通過你玩的某款游戲所產生的“大數據”,來確定你是否是他們要想的人才。
這并非天方夜譚,據《大西洋月刊》報道,硅谷的一家創業公司Knack實現了這個目標。他們開發的視頻游戲APP中,其中一個叫“地牢涂鴉”的游戲,要求玩家穿越迷宮并猜謎語;另一款叫“芥末服務生”的則要求玩家在“用餐高峰”時準確地把壽司送到顧客桌上。這兩款游戲的開發團隊由精神學家、心理學家和數據分析師組成—所以它們當然不是用來娛樂的。Knack可以通過分析你玩游戲時產生的大量數據,確認你的工作潛能。“你只要玩其中一款游戲超過20分鐘,就會產生幾兆字節的數據,遠遠多于SAT考試和能力測試所收集的數據”,Knack公司的創始人哈勒克說。

那么這些數據究竟是什么呢?比如你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每次“出招”前猶豫的時間,“出招”的順序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這些數據可以用來評估你的創造力、忍耐力、快速吸取教訓能力以及領先的能力。有時候,它甚至還能預測你的社交智商和個性。“這些分析結果可以給你的靈魂和智力描繪出一張高分辨率的個人肖像,以及評估你領導和改革的潛能”。
這兩款“招聘游戲”推出后,一開始,在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創意部當了七年主管的Haringa對比表示了質疑。
以前Haringa在公司內外征集創意時,會像風投一樣,先審核創意,再與支持者交談,然后給候選人種子基金,并控制進度。雖然這種方式讓他們成功過很多次,但是這個過程至少要耗費兩年,而且最終只有不到10%的創意值得進一步研究。
于是,Haringa決定做個試驗,驗證Knack公司的“地牢涂鴉”和“芥末服務生”兩款游戲是否能幫助找到最合適的創意人員。用了幾年時間,Haringa建立了數據庫,存儲收到的創意,并記錄進程,然后要求能追蹤到的所有提供創意的人(一共1400人)玩“地牢涂鴉”和“芥末服務生”。然后,Haringa把這些創意提供者的表現告訴Knack公司,比如他們是否得到初始投資,他們是否堅持創意。Knack則根據他們玩游戲的數據,結合這些具體維度,分析這些創意提供者有哪些人能走到最后,實現創意。
Knack公司通過分析游戲數據,判斷出了可能成功的10%的創意者。而事實證明,他們正是走到最后的那些人。看起來,不用了解創意,不用面試,不用知道對方學歷,Knack公司就成功分析出了哪些創意提供者最終能夠成功。
現在,Haringa終于相信,一款游戲確實能幫助企業招聘到最合適的創意人員。而這無疑是大數據給企業招聘流程帶來的巨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