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疑問的是,近日熱播的這部《天龍八部》并不是沖著看黃日華或者讀金庸的那一代人來的,他們想要抓住的是一幫新人,沒有預設立場,沒有對比樣本。
《天龍八部》大概是最讓金庸耿耿于懷的一部。從1963年9月開始連載,到完結時整整四年,接下來就是三次增刪,人物的姓名、性格、故事情節都大有改動。2005年的第三版甚至六易其稿,幾乎趕上了曹雪芹。
但是新版也是爭議最多的。
對絕大多數讀者來說,正統的《天龍八部》,是金庸第一次修訂之后的版本。在這一版里,有大家熟悉的王語嫣、游坦之,而不是透著城鄉接合部氣息的王玉燕和王星天。段譽所學的神功是北冥神功,而不是好像跟后來的歐陽鋒有一腿的“朱蛤神功”。
大部分讀者都是在這一版本里認識了喬峰、段譽和虛竹,同時為木婉清初次摘下面紗而怦然心動,為阿朱殞命而捶胸頓足,也為冰窖里虛竹的艷福又羨慕又恨。于是,癡情者看到男女之情,重義
者看到兄弟之義,更深一層,則看到命運的悲劇。
在接受了這一版的設定之后,讀者自然很難再接受大刀闊斧的修改,即便修改的人是金庸。進入新世紀,金庸老爺子忽然覺得許多人生感悟不吐不快,要把自己的平生著作重新考訂修改,下手最狠的就是場面最宏大、人物最復雜的《天龍八部》。
改別的好說,讓金庸迷們不可接受的是,居然將段譽和王語嫣生生拆開,讓王語嫣變成了一個只知道管自己容貌的討厭鬼,而段譽則大徹大悟棄她而去。各位讀者早就將自己代入段譽很多年了,而段譽恰恰就是苦心孤詣追女神,死活追不上的廣大情場失意者的精神圖騰,靠他支撐了那么多年,忽然原著作者出來宣布,這不對,不應該這樣—還有比這更讓人憤怒且抓狂的么?
當然了,金庸有金庸的理由。老爺子活了80多歲,40年前的風風雨雨都看得淡、看得穿了。年少時癡心不改,后來再看只不過是心魔,妄念一破,海闊天空。成人童話終究是童話,總有拆碎的時候。后生晚輩們,且慢慢琢磨去吧。
倪匡絕對算得上金庸的高級黑。在給金庸代筆,把阿朱姑娘黑死之后,1977年,倪匡又改編了金庸的原著,由邵氏電影公司拍了史上第一部《天龍八部》電影。由于此前也沒有任何電影電視作為參照,邵氏只好全靠自己摸索,加上編劇倪匡超凡脫俗的想象力……所以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段延慶將段正淳和秦紅棉捉奸在床,然后段王爺這個沒羞沒臊的家伙居然仗著自己會一陽指把段正淳的一雙腿給打斷。這情節怎么想都是西門慶毆打武大郎。可以想見,這部電影里的特效和道具在今天看起來自然也是鬧著玩一樣。
1982年,TVB把《天龍八部》搬上了熒幕,黃日華在這部戲里演的是虛竹,又瘦又呆的小和尚,完全看不出日后義薄云天喬幫主的樣子。喬峰的扮演者則是梁家仁,沒錯,就是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里那位管家。不過這時候梁家仁還是各種打戲里面的正面角色,沒有后來那么無厘頭。陳玉蓮扮演王語嫣,大有仙姿縹緲之態,劇中其他幾個女角色幾乎被映照得黯淡無光。這一版《天龍八部》中最經典的當數主題歌《兩忘煙水里》:“女兒意、英雄癡,吐盡恩義情深幾許。塞外約,枕畔詩,心中也留多少醉……”著實蕩氣回腸,令人嘆惋。
1990年,臺灣中視拍了第二版《天龍八部》,大刀闊斧地將原著中的段譽和虛竹、王語嫣和夢姑分別合并。在大陸,這差不多是反響最弱的一部《天龍八部》。
1994年,第二部電影版《天龍八部》上映。這是錢永強指導的《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喬幫主和段公子暫且靠邊站,這里講的是天山派的事,小和尚虛竹也只是線索人物,真正的主角是林青霞演的李秋水和鞏俐演的巫行云,這一對情深意重的師姐妹因為男人反目成仇大打出手……雖然情節、臺詞和畫面無一不雷,但是林青霞和鞏俐白衣勝雪撫琴唱和的樣子,實在算得神仙中人。
李若彤版里的馬夫人春心萌發,在屋子里彈琴,彈的是《繡金匾》:“正月里鬧元宵,金匾繡開了,金匾繡咱毛主席,領導的主意高……”
論新版《天龍八部》中的胡鬧 木婉清的面紗原著:木婉清向段譽招了招手,道:“你過來。”段譽一跛一拐地走到她身前,凄然搖頭。木婉清轉頭向他,背脊向著南海鱷神,低聲道:“你是世上第一個見到我容貌的男子!”緩緩拉開了面幕。段譽登時全身一震,眼前所見,如新月清暈,如花樹堆雪,一張臉秀麗絕俗,只是過于蒼白,沒半點血色,想是她長時面幕蒙臉之故,兩片薄薄的嘴唇,也是血色極淡,但段譽覺她楚楚可憐,嬌柔婉轉,那里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看清楚了,長期蒙面,所以面無血色。蒙一個蕾絲內褲,會曬成斑馬的。葉二娘的面具原著:木婉清哪想得到這葉二娘說到便到,悄沒聲地已欺上峰來,不由得吃了一驚,忙轉頭往她看去。只見她身披一襲淡青色長衫,滿頭長發,約莫四十來歲年紀,相貌頗為娟秀,但兩邊面頰上各有三條殷紅血痕,自眼底直劃到下頰,似乎剛被人用手抓破一般……木婉清本想這“無惡不作”葉二娘既排名在“兇神惡煞”南海鱷神之上,必定是個狠惡可怖之極的人物,那知居然頗有姿色,不由得又向她瞧了幾眼。葉二娘向她嫣然一笑,木婉清全身一顫,只覺她這笑容之中似乎隱藏著無窮愁苦、無限傷心,自己忍不住便要流淚,忙轉過了頭,不敢看她。—最新版的葉二娘,臉上綁幾圈鞋帶,鼻子都擠歪了,哪里還看得出“頗有姿色”,還能“嫣然一笑”?喬幫主的滑板原著:……—滑板少年喬峰這一段,大概靈感來自《指環王》中,精靈王子一邊踩著盾牌從城墻上滑下來,一邊箭無虛發地射中敵人。可是精靈王子是敏捷型英雄,這么玩也就罷了,喬峰顯然是力量型英雄,能用拳頭砸出破壞性地震的,玩滑板一定是加錯技能點了吧。
接下來就是經典到可以跟1982年TVB版分庭抗禮的黃日華版。15年后虛竹和尚終于長著濃眉大眼虎背熊腰,有了北地豪俠的模樣。這也正好是80后一撥孩子年少輕狂的時候,正趕上熒幕上這一場轟轟烈烈至情至性的武俠夢。出場便是丐幫偷襲西夏,危急時刻喬幫主振衣而出,群敵辟易,不知道令幾多少年熱血沸騰。李若彤版的小龍女不食人間煙火,但孤清有余,不如陳玉蓮冷艷無雙。值得吐槽的是,喬幫主天神下凡般的出場后,馬夫人春心萌發,在屋子里彈琴挑逗大英雄,彈的是《繡金匾》,歌詞曰:“正月里鬧元宵,金匾繡開了, 金匾繡咱毛主席,領導的主意高……”
之后又是十多年,張紀中翻拍金庸武俠,終于輪到了《天龍八部》。這一部的情節與黃日華版大致不差,只不過以大陸此時財大氣粗的投資,自然處處風景如畫,比香港的影棚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胡軍是貨真價實的北地粗豪漢子,雖然不如黃日華俊朗,但一頭散發做怒吼狀絕對壓得住場子。劉濤則更是憑借阿朱這個角色大紅大紫。王語嫣是女神,遠觀而已,善解人意的阿朱才是多少男兒的夢啊。
說到這一版的致命傷,則是張紀中劇歷來短板的武術指導。不管金庸在書里花多少筆墨描寫的精妙招數、驚心打斗,到張紀中手里全部鼓風機吹起袍子外加飛沙走石搞定,可惜了。
至于現在正在熱播的《天龍八部》,只能說目前來看,導演選角色有點出人意料。鐘漢良看怎么都不像喬幫主該有的樣子。原著中說:“這人身材甚是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新版《天龍》里,除了灰色舊布袍,大概沒有哪一條還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