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一:國家強林戰略催生林業新希望
幾年前黨中央、國務院就提出:“到202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重點地區的生態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的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到205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26%以上,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林產品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這是我國發展林業的中遠期目標和任務。
“十二五”規劃綱要為林業設定了兩項約束性指標,即到2015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1. 66%,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達到143億立方米。這是我國林業建設的近期必須完成的指標。
為應對氣候變化,新一屆政府在聯合國會議上宣布:“到2020年,我國的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這是中國政府向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
這些既是黨和國家繪制的我國林業發展的美好藍圖,也是黨和國家安排下達的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硬指標和硬任務。
高峰老人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的最高文明,森林和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居核心地位,應把發展現代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頭;以生態文明建設來應對由經濟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資源環境瓶頸約束,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國家下達“強林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必將帶來中國林業的新希望。
看法二:竹柳、碧玉楊商機無限
——封山育林給速生林帶來無限商機。為加強封山育林管理,培育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國家實行封山育林政策。各省市都先后啟動了封山育林政策,通過對新造幼林地、退耕還林地以及具有天然下種或者萌蘗能力的疏林地、無立木林地、宜林地、灌木林地、低質低效有林地的封禁和輔助管護,使其成為森林或者灌草植被。一是退耕還林,二是在荒山荒地造林。
——國家治理污染企業零容忍,凡燒煤企業一律必須添加25%以上生物質能源,給速生林業帶來無限商機。
——木炭、活性炭售價直線上升,也給速生竹柳帶來無限商機。木炭價格由2013年的每噸3000元漲到每噸4800元至5500元,并持續上漲。竹柳生長快、高密度,生產3年每畝栽4000株正好是優質木炭材料,3年畝產15至18噸,平均每畝3年一個周期可燒木炭5-6噸,每噸5000元,一個周期產值達2.5萬元以上,也就是深種竹柳造林生產炭,也可獲取豐厚回報.而它可再生,一連可砍16個周期,可謂取之不盡。高峰先生決定,2015年開始,配合國家林業部門,每年自己公司造密植木炭林10萬畝,每畝4000株,徹底解決當地生態和資源問題。
一一速生楊樹上下喊打,政府不再推廣,群眾不愿再栽,給碧玉楊、速生竹柳帶來很大商機。速生楊樹“楊花漫漫攪天飛”,空氣污染十分嚴重;而碧玉楊、速生竹柳樹皮翠綠如碧玉、光滑不開裂,速生性好,抗寒、抗枯梢能力強,全雄性無漫天飛絮、無污染。加之西北防護林宣告失敗,各級政府及群眾呼聲一片,不愿再栽速生楊樹,這給碧玉楊帶來了無限商機不言而喻。
——國家林業計劃在2015年開始每年造林9000萬畝,徹底改變中國生態環境惡劣及資源短缺局面,每年造林9000萬畝也給碧玉楊、速生竹柳帶來很大的商機。
看法三:農林牧循環經濟是中國農業的必走之路
為了響應國家強林戰略,抓住各種商機,2014年春,高峰先生用1個月時間義務造林110萬株,成活率接近IOO%。2014年開始,全國1000萬畝大造林接近尾聲。高峰先生不僅想通過大量種樹,實現自己的綠色夢想,還想打造一個農林牧循環經濟新樣板供全國復制,真正做到“讓農民增收、讓土地增值、讓環境更美”!
日前,一個擁有配套種植2萬多畝的高氏農林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在緊張有序的實施中。高峰先生計劃到2015年底完善農林循環經濟體系,上馬油脂加工廠、蜂蜜提純廠、木炭廠、粉葛廠、年產30萬頭香豬場、有機肥廠、把材廠、飼料加工廠,達到徹底、干凈地消化自己5萬卣生產基地的果實,秸稈轉化,達到零排放、全生態,形成農林牧循環經濟配套體系。
高氏農林循環經濟產業園就是以生態、經濟、科技為建設理念,把“循環”和“生態”作為根本要旨。如在20多萬畝材林的種植基礎上,高峰先生規劃了把材廠項目,瞄準當前的市場缺口,上六條把材生產線,年產量可達3億根,產值可達15個億。把材廠生產剩下的木屑將直接在產業園循環利用,作為原料參與木炭項目的生產,實現百分百的循環利用。而砍伐后的竹柳材林,將在第二年迅速長成材。在其他項目,農作物收獲后的秸軒及廢料通過養殖場轉化為垃圾和糞便,養殖場排放的垃圾和糞便通過高溫堆肥用于農作物吸收利用,然后再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此反復,可以解決周邊20公里以內的秸軒焚燒問題,從而達到低投入高產出、原生態零排放之目的。據業界專家指出,建成后的高氏農林循環經濟產業園總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該項目將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十年內難以超越的典型農林循環經濟新模式。
他的追求是打造一個樣板典型,面向全國推廣復制,力爭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個農林牧循環經濟復制熱潮,從而從根本上科學利用農村土地資源,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高峰先生提出“五精農業”即“精品農業、精細農業、精確農業、經濟農業、立體循環農業”,并斷言:“農林牧循環經濟是中國農業必走之路、可持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