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第一次來歐洲,緣于馬達思班馬清運主持設計的浙大理工學院寧波分校圖書館入選威尼斯雙年展公共建筑展區,是中國公共建筑首次入選,而且與美國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設計的洛杉磯迪士尼中心緊挨一起,一個七號,一個八號,那一次順便走馬觀花式地跑了大半個南歐熱門旅游城市,也包括的巴塞羅那,親身體驗了天才建筑師高迪的神奇作品,參觀了讀書時代學習模仿的偶像理查德·邁耶的白色派建筑,第一次感受到建筑大師的魅力。十年后再來歐洲,也是因為馬達思班參展,從馬德里到塞哥維亞古城參觀“中國宮—建筑中國2013展\",拜謝Gianni Ferraro館長。同時也是要參觀蓋里在西班牙設計的兩座對旅游產業影響深遠的建筑,一個是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一個是里奧哈酒區的一個酒莊。
“中國宮”建筑展
西班牙“中國宮—建筑中國2013”展是自2009年從布魯塞爾出發的“心造—中國當代建筑的前沿”展以來,經過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列支敦士登大學、羅馬的二十一世紀當代藝術博物館(MAXXI)、曼海姆博物館等地之后,來到的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古城金塔納爾宮(PALACIO QUINTANAR)展出,對中西兩國來說都是一次榮幸和機遇,也算是中西建交四十年慶的賀禮。塞哥維亞最雄偉的遺跡就是世界聞名的保存最好的古羅馬遺跡—輸水道,正如策展人方振寧所言“它是人類建筑史上兩千年前里程碑性的作品,它激勵了后人無窮的想象和創造?!?/p>
“中國宮”展覽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就在于每次它都是以嶄新的方式,根據具體的場所,精心設計的代表中國最優秀的建筑藝術展。它對西班牙和歐洲的觀眾來說,是一次了解中國社會變遷、中國城市化進程、以及建筑設計的難得的機會。馬達思班有包括江西自然博物館、寧波聯盛國際廣場、萬科廣州軟件園創意辦公樓、越南南機場商業中合體四個項目參展,其他參展建筑師也各具代表性,邵偉平、朱小地、胡越、馬巖松、李偉、王昀等。
藝術之城塞哥維亞
塞哥維亞這個離馬德里不足百公里只有幾萬人的古城,除了羅馬輸水道還有成為了迪士尼“白雪公主”中城堡原型的阿爾卡薩爾,14世紀建造,曾經的軍事要室,出過女皇,當過國王居所,舉行過國王的婚禮,也當過監獄,受過火燒的摧殘。擁有西班牙最高鐘塔,88米的莫薩拉貝塔的哥特式大寺院卡泰多拉爾也在這里,古樸滄桑但依然精美絕倫。而周圍的小巷則生機勃勃,精致而富有創意的物件會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店里找到,他們不叫“商店”叫“畫廊”,通常其中有影響的一個藝術家開店,同時銷售其他個體藝術家的限量版手工作品,塞哥維亞的陶瓷皮具工藝值得稱道,玻璃、金屬、木材也是手工藝術中很常用的材料,而地下室或閣樓,往往就是手工藝大師的工作室,各式各樣的小工具成百上千,師徒相傳,桃李滿天下。離開賽哥維亞前,除了帶走厚厚一本展覽畫冊,也帶走了一個真材實料的純手工皮制背包,限量版15個中的第2號,價廉物美。塞戈維亞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建筑,古羅馬輸水渠下廣場邊有兩百年歷史的“坎迪多”(Candido)餐廳的烤乳豬這道菜聞名于世。安東尼奧·坎迪多是家族第四代傳人,并兼任包括塞戈維亞古城在內的卡斯蒂利亞市長。切分出爐乳豬,然后扔盤在地,這一個古老習俗也頗像中國人的“碎碎”平安。更為親切的是,這家餐廳居然有中文菜單,是否專為中西建交四十周年文化交流而特別推出?
古根海姆畢爾巴鄂博物館
畢爾巴鄂不一定很多人去過,卻為城市規劃、建筑、藝術界所熟知,當代建筑拯救了一座城市的經濟,是當代城市推廣的經典案例,而點睛之作就是古根海姆畢爾巴鄂分館。畢爾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優良的港口而逐漸興盛,在西班牙稱雄海上的年代成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紀開始日漸衰落。19世紀時,因出產鐵礦而重新振興,但20世紀中葉以后再次勢微,1983年的一場洪水更將其舊城區嚴重摧毀,整個城市雪上加霜。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市政府與古根海姆基金會共同做出了一項對城市未來發展影響極為深遠的決定:邀請美國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為該市即將興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進行建筑設計。蓋里設計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于1997年開幕,博物館坐落在西班牙東部的巴斯克地區畢爾巴鄂市,建筑整體用鈦、玻璃和石灰巖建成,其奇美的造型結構使得它成為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建筑。為避免類似賴特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設計中對藝術展品不夠尊重的批評,蓋里的展廳設計簡潔靜素,為藝術品創造一個安逸的棲所。弗蘭克·蓋里1929年生于加拿大多倫多,在南加州大學UCLA取得建筑學士學位,后來一直在洛杉磯工作。畢爾巴鄂設計了古根海姆博物館之后,美國總統克林頓把“國家藝術獎”頒給了他,美國建筑師協會把1999年的金獎給了他,當然大家更熟悉他獲得過的普利茲克獎。他的建筑風格一直延續至今,雖然和中國美術館的合作失之交臂,但他在中國第一個作品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屹立在泉州。
畢爾巴鄂是巴斯克自治區首府,這里有自己的巴斯克語,有著獨特的文化傳統,早在羅馬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之前,巴斯克人就一直生活在列斯山脈兩側,包括法國西南部地區他們風俗習慣與西班牙其他地方不同,除了他們舉石頭和伐木比賽,他們的貝羅塔(回力球)據說是網球運動的鼻祖。巴斯克人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點能在與畢爾巴鄂旅游局長的交談中明顯感覺到,當然他們也有強烈的開放心態,一方面引進最先鋒的建筑大師在巴斯克地區設計建筑,耳熟能詳的除了法蘭克·蓋里,還有卡拉特拉瓦、雷姆·庫哈斯、菲利普·斯塔克等當今建筑先鋒。另一方面積極游說全世界,包括中國,推薦巴斯克地區的文化、美食、美酒、建筑等等。我此行來畢爾巴鄂,與他們在中國的推廣有關。
葡萄酒之城里奧哈
在里奧哈首府洛格羅尼奧正好碰上西班牙日,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天。西班牙不提國慶,沒有建國一說,各王朝更替,有點說不清道不明,沒有想象中的舉國同慶,但每天在這里的酒吧街吃喝說唱到半夜卻是家常便飯,一點不亞于廣州大排檔夜市的熱鬧。
而里奧哈是最有代表性的葡萄種植區介于海拔300公尺至600公尺,里奧哈地區土壤的特性十分符合高品質葡萄種植的需要,因為土壤中的沙質、粉土和粘土的含量較為均衡,總體呈弱堿性,而且有機物含量偏低。在夏季還可以獲得較為適宜的降水量。產區以富含白堊的粘土、富含鐵質的粘土和粉土為主的多種土壤環境以及根據葡萄園位置和避風條件而不同的微氣候環境都給了葡萄酒各種迥異的性格特點。里奧哈地區的紅酒是用西班牙本土葡萄釀造的,在這里獲準種植的白葡萄有里奧哈香葡萄(Malvasia de Rioja)、白歌海娜葡萄(Gamacha Blanca)、維尤拉(Viura);紅葡萄則有早熟葡萄添帕尼優(Tempranillo)、歌海娜(Carnacha)、格拉西亞諾(Graciano)、佳麗釀(Mazuela),其中最主要的葡萄品種是早熟葡萄添帕尼優(Tempranillo),這種葡萄在整個西班牙也是最重要的品種,不論在哪里種植都可被用來釀造上等葡萄酒,Tempranillo可以單釀,也可以根據口味的不同,加入其它葡萄品種調配。在里奧哈北部氣候最寒冷的葡萄園在釀酒時,除早熟葡萄外,通常還在原料中加入格拉西亞諾葡萄(Graciano)、佳麗釀葡萄(Mazuela)以及歌海娜葡萄(Garnacha)。其中,格拉西亞諾葡萄在陳化過程中表現鮮明的特點;佳麗釀葡萄顏色深,味道足;歌海娜葡萄可加重酒精的味道和陳酒的口感。按照規定,里奧哈的混合型葡萄酒可以含有70%的早熟葡萄,20%的歌海娜葡萄和5%的佳麗釀葡萄或格拉西亞諾葡萄。
蓋里的Marqués de Riscal
作為建筑師到里奧哈,不到蓋里設計的Marqués de Riscal酒莊等于沒來,如同不到長城非好漢。Marqués de Riscal葡萄酒廠始建于1860年,是西班牙里奧哈酒區最古老的葡萄酒廠之一,也是第一家引入法國葡萄釀酒技術的酒廠。這個葡萄釀造廠是19世紀中期,巴斯克地區最古老的釀酒廠,平均酒齡都在15年左右。需要說明的是里奧哈酒區,它包含了不僅僅是里奧哈地區,這包括了相鄰的巴斯克地區和納瓦拉地區,是行政劃區的概念,很容易讓人混淆。
酒莊坐落于距離畢爾巴鄂80公里的埃爾謝戈(El ciego),原建筑是老Marqués de Riscal 地窖,新建筑則是由蓋里于2003年設計的今年正好十周年。該酒廠現代感的線條和鈦鋼的結構,完全呼應了博物館的設計,好像是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回音。其內外面均鍍上金色、銀色和玫瑰色的鈦,還有石材和玻璃,同時設計還采用了自然的白色砂巖來塑造建筑的頂部。當年為了力邀大師加盟設計,莊主除了請蓋里來酒莊度假體驗酒莊過人風光,還饋贈多瓶蓋里出生年份(1929)的好酒。新的“葡萄酒計劃”是改造已有139年歷史的老Marqués de Risca的一部分,整個工程耗資6500萬歐元。同時這也是西班牙葡萄酒廠最具野心的工程之一。該建筑創造性的設計理念,成為了葡萄酒愛好者感官世界的一種享受。這個“葡萄酒之城”是一個整體,占地大約10萬平方米。由老Marqués de Riscal酒窖、一個高檔奢華酒店、“高檔烹飪”餐館、葡萄酒理療spa、一個高檔餐館和商務及宴會中心組成。
作為這個“葡萄酒之城”的中心,蓋里設計的新公司總部和Marqués De Riscal酒店最為突出。酒店由Starwood的連鎖度假酒店經營。蓋里的設計將古老的酒窖重現為了一個超現實的建筑。酒店有43個房間,其中11間是不同造型和風景的套房。為了愉悅感官和重新再利用葡萄渣和酒。該建筑建有一個葡萄酒理療spa。這個spa提供休息和娛樂設施,包括有一個室內游泳池、浴室、健身館、按摩以及利用葡萄制品完成的理療和一些專門為spa設計的其他設施。
從是年前弗蘭克·蓋里一同參展的緣分開始,到五年前合伙人馬清運任職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與蓋里同在一個城市,從學術交流,教育合作到項目合作,他倆成了忘年之交。我也有幸得以近距離接觸大師,走進他的工作室,參觀他在洛杉磯的迪斯尼中心和西雅圖的音樂廳,陪同大師第一次到環境設計院講座,第一次到西安洽談項目合作,回想起來這是歷歷在目。十年不長也不短,足夠成就一座傳世之作,也剛好可以醞釀一瓶好酒。好酒好友好建筑,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