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款一體式PC都在用戶面前將里面的部件隱藏起來,買來后無法輕松升級。Z1在這方面卻獨樹一幟:該機可以沿鉸鏈折疊,并通過底部的兩個碰鎖往下推并打開。然后,屏幕可以與機器其余部分脫離開來,露出里面的部件。
硬盤、400瓦電源裝置、內存、主系統風扇和顯卡都可以用所連的手柄拆下來。很容易夠得著主板及兩條全長mini PCIe槽。還有一個磁盤托架,可以裝一只全尺寸3.5英寸SATA磁盤,也可以裝兩只2.5英寸驅動器。
唯一的限制是MXM(移動PCIExpress)顯卡連接器,也就是說根本無法使用零售顯卡。處理器升級同樣受制于訂購過程中能買到的現有處理器。
雖然第一代Z1(tinyurl.com/cj8mcma)堪稱一件精巧的杰作,但略微受制于相比桌面工作站表現平平的性能。這一回,惠普提升了硬件規格,可以選配Quadro K4100M、四核3.4GHz英特爾至強E1245 v3處理器、802.11ac無線、與屏幕或外置存儲陣列配合使用的20Gbps Thunderbolt 2接口以及mSATA固態硬盤。
Z1正面采用黑色塑料材質,后面是銀色金屬背板。四只揚聲器在屏幕下方,頂部有一只1080p網絡攝像頭。
吸入式光驅在機身左側,右側有兩個USB 3.0端口、一個或兩個Thunderbolt 2接口、兩個3.5毫米模擬音頻接口和電源開關。其余端口位于機子后面,操控不太方便,需要一番摸索才夠得著。背面有電源接口、以太網端口、四個USB 2.0端口、DisplayPort端口、另外三個模擬音頻接口和一個數字音頻接口。
惠普Z1 G2的2560x1440像素像素IPS屏幕堪稱一流。我們測得最高亮度為每平方米440坎德拉,面板偏差僅4%。它擁有100%的sRGB、84%的AdobeRGB和76%的NTSC色域范圍。不過還有一種觸摸感應款式,我們沒有測試其色彩準確度。
我們拿到的是高配置高價格的Z1 G2,不過也可選擇較便宜的Quadro和酷睿i3處理器。樣機中的 Quadro K4100M是款移動GPU,性能與英偉達GeForce GTX 770M大致相當,配備4GB顯存、1152個著色器和256位內存總線。

不過,Quadro系列不是很適合游戲。在最高級精細和1080p設置下,我們的《古墓麗影》基準測試測得幀速率降至30fps以下,只有在分辨率降至720p、設成高級精細的設置下,幀速率才達到了穩定的60fps。不過,專業的圖形處理器擅長CAD或數字內容創作,計算統一設備架構(CUDA)加速和認證驅動程序提供了始終如一的性能。
在其他測試中,Z1證明了自己是一款能力相當不俗的機器,與桌面工作站相比不落下風。它順利通過了Cinebench 15基準測試,GPU測試中達到107fps,處理器測試中得到661分。
我們的硬盤和無線性能測試得出的結果處于中流水平。美光mSATA固態硬盤測得順序讀取速度為42MBps,而寫入速度為232MBps。其221MBps隨機4k寫入速度(QD=32)不如我們測試的速度最快的閃驅來得出色。
英特爾7260無線卡是雙天線適配器,所以我們沒有指望會獲得最佳的802.11ac性能,不過392Mbps仍遠勝過802.11n。1TB迅猛龍硬盤速度達到10000轉速,順序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達到了212MBps和208MBps,這是你能從普通硬盤見到的最快速度。
Z1唯一讓人詬病的小毛病就是外觀呆板、過于笨重。21.3千克這個重量讓腰背吃不消,可以折疊和打開的機制很獨特,卻談不上設計精致。
往下推到位需要用力推,該機比iMac厚好多倍,因為需要碩大機箱來提供足夠的空間,以便容納里面的部件。隨帶笨拙的無線鍵盤和三按鍵鼠標,它們也不是特別激動人心的設計。
結論:雖然你無法升級里面的每個部件,但惠普Z1 G2卻是有史以來最靈活的一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