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生長季修剪可以調節樹勢,使枝條分布更加合理,樹體通風透光;可以調控礦質營養、有機營養分配中心,滿足開花、坐果、花芽分化、果實生長等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維持樹體生長與結果的平衡;也是減少修剪量、簡化冬季修剪的重要措施。雙矮蘋果樹生長量相對較小,在以高紡錘形、細長紡錘形為主要樹形的前提下,搞好了生長季修剪,更容易豐產優質,避免大小年結果。
1 刻芽除萌
春季蘋果樹萌芽前后,對中干和主枝上缺枝部位,在芽上方0.2~0.3 cm處用刀或剪刻一月牙形切口,深達木質部,促芽萌發,使其生長,尤其對增加幼旺樹枝量效果顯著。也可在豐產大樹中干上重刻芽促發新枝,更新較大主枝。
除萌是為了減少養分消耗,保證有用枝芽生長以及樹冠通風透光,主要在春季至初夏時進行。一是將去除徒長枝或大枝后,從其剪鋸口附近萌發的簇生枝及時抹除;二是在幼樹整形期,將妨礙主干或主枝延長生長的枝抹除,以利于主干或主枝生長;三是在中干或主枝上發出的新梢過多時,將其中的一部分新梢抹除,以免密生;四是將過多的短枝抹除,以免影響花芽分化和擾亂樹體結構。
2 拉枝開角
拉枝的主要對象是主枝和主枝上的長放枝。雙矮紅富士蘋果樹(如禮富一號)主枝開張角度比普通紅富士宜略小,一般為90°~120°,但也應視其情況而定,主枝過大或栽植密度較高時宜加大角度,主枝小時拉平或略大于90°為好。主枝上的背上枝、長放枝宜拉平或下垂。
3 花前復剪
主要是調整花量,成花較多的樹體可在花期適當疏除過多花枝,成串花枝適當短截、串花修剪,以彌補冬季修剪的不足,減少枝葉量。
4 枝條處理
從5月上旬開始,對萌芽前后拉枝不到位的主枝,以及延長頭角度變小的主枝繼續開張角度,以達到整形目標要求;主枝上生長勢較強的小枝要開張角度至水平或略下垂。
從5月上中旬開始,對主枝上發出的旺盛側枝在新梢長至15~20 cm時摘心,摘心時帶2片老葉,否則效果不佳。
從5月中下旬開始,對主枝上的背上枝、多余的斜上枝進行扭梢處理。扭捎多在枝條半木質化時進行,一般是對主枝上的小枝待長至20~25 cm時在枝條基部5 cm左右處將梢扭至水平,也可先在枝條基部5 cm左右處扭梢至180°左右,然后在這一枝條上部從第1次扭梢部位算起,隔5 cm左右再扭梢1次,同一枝條可連扭3次左右。這樣控制效果好,也易于成花,是夏季修剪常用的扭梢方法。
從6月份開始,適當疏除主枝上發出的過多、過密枝條,以防止其擾亂樹體結構,影響通風透光。
從7月份開始,對主枝上的過長小枝開張角度,減緩生長勢。對長至20~30 cm的果臺副梢可摘心,摘心時保留10片葉,一方面可節省養分促進幼果發育,另一方面可促進果臺副梢成花;也可對摘心后發出的強旺副梢進行二次摘心。
有的果園因長期管理不當造成樹體郁閉、主枝過大、留枝量過多、樹體通風透光不好,可在9月中下旬適當去除外圍枝、密生枝,以保持樹體通風透光,便于果實著色,提高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