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細菌性根癌病在陜西關中櫻桃產區偏重發生,部分果園受害嚴重。一些果農在此病防治上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現為一是不用殺菌劑對癥防治,二是亂用殺蟲劑,結果不但防治效果不理想,還使樹體遭受藥害,輕者衰弱,重者干死。該病是一種較難防控且傳染性強的病害,一定要在科學防治上下功夫。
1 癥狀表現
大櫻桃細菌性根癌病可危害核果、仁果、漿果類果樹,主要發生在根頸部,也可發生于側根上,感病部位形成球形、長圓形或不定形,大小不等,直徑0.6~0.8 cm,有的可達3 cm以上的病瘤,少者2~3個,多者10多個。初期病瘤為肉質、乳白色或略帶粉紅色,表面光滑柔軟,后逐漸變褐、變黑,有腥臭味,內部堅硬。老病瘤脫落后可產生新的次生病瘤。感病后,植株側根和須根減少,水分養分流通受阻,樹體衰弱,葉薄色黃,結果少而小,嚴重時樹體干枯死亡。有的主干患有腐爛病、流膠病,刨開根部,發現早已染上根癌病。
2 發病規律
根癌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在發病組織上和土壤中越冬,隨雨和灌溉水傳播或帶菌土壤傳播,從傷口(如嫁接口、機械傷口、蟲咬傷口)侵入,不斷刺激寄主細胞增生肥大,形成病瘤。病菌侵入2~3個月后開始表現病癥,形成小粒斑點,病害發生與以下因素有關。
1)土壤酸堿性。在微堿性疏松土壤中發病較重,酸性黏重土壤不利于此病發生。
2)土壤濕度。果園多次澆水或下連陰雨均有利于病菌傳播流行,干旱高溫則能抑制病害發生和 蔓延。
3)重茬栽植。核果類苗圃地重茬育苗,根癌病發生率明顯增加,達90%以上。
4)栽培環境。設施栽培環境能較長時間保持適宜而穩定的溫濕度,有利于根癌病發生和流行。
5)管理因素。修剪過重、負載量大、地上部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栽植過深、過多使用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都可削弱樹勢,抑制根系生長,誘發和加重根癌病。
3 防治要點
3.1 加強苗木檢疫消毒 由于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且有潛伏侵染特性,隨時都有侵染可能,因此要對苗木進行嚴格檢疫和消毒,這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措施。應選擇無病地塊建園或建苗圃地,嚴格選用無病接穗和插條,在苗圃地定植幼苗時發現病株及時淘汰,并用1%硫酸銅稀釋液對定植坑消毒。栽植前也要嚴格消毒,將嫁接口以下部分用1%硫酸銅液浸泡3~5分鐘,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 栽植。
3.2 保護樹干根頸傷口 傷口是根癌病菌直接入侵的通道,因此在深翻追肥、中耕除草過程中要小心操作,盡量避免或減少傷口。嫁接工具要嚴格消毒。同時要做好地下害蟲,如土壤根結線蟲的防治。
3.3 增強樹勢提高抗性 配合施用生物有機肥、無機肥及多元素礦物肥、EM菌、黃腐酸、木美土里等肥料。在土壤施肥基礎上,做好葉面噴肥,補充微量元素。盡量不用或少用多效唑。不用除 草劑。
3.4 適當澆水及時排水 防止果園積水,大力提倡果園覆草,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為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抗病能力。新栽幼樹施用黃腐酸、夏氏藍得、噻苯隆、生物有機肥等,能明顯促進根系生長發育,抑制根癌病發生蔓延。K84、根癌靈對細菌性根癌病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3.5 及時預防治療病害 經常觀察樹體地上部生長情況,一旦發現癥狀,輕者手術切除病瘤,然后用1%硫酸銅溶液或石硫合劑涂抹消毒病部,并用滅菌威200倍液或代森鋅100倍液灌根;重者連根拔除燒毀,用1%硫酸銅或五氯酚鈉、福星對栽植坑進行徹底殺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