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突出,加強職業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是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勞動者就業的迫切需要,也是職業教育在新形勢下,提升競爭力、增強吸引力、擴大影響力的必要手段。為此建議:
1.轉變觀念,創新職業教育機制。各級政府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企業與學校緊密合作的職業教育新格局。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和職業資格認定等制度,積極支持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和技能型人才培養。
2.加大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制訂職業教育補貼政策。建立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企業和行業參與的多元化的職教投入新機制,確保職校基礎設施和實訓基地建設所需的地方配套資金和發展用地。認真落實國務院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制度。
3.政府要在政策上支持培養職業教育師資。落實并保障職校經費和教師編制,聘請有理論、懂實踐的企業中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與教學,擔任兼職教師,以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4.政府要為企業和職校搭建平臺,推進產學結合工作進程。職校的專業設置要同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發展相結合,建立與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素質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企業要參與職校專業教學計劃,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要求之間的“零對接”。
5.更新教學設備、建立實訓基地。政府要監督職業學校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把資金投入到先進、實用的教學設備和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進行配置,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體驗企業的工作環境。
6.盡快出臺職業院校畢業生待遇政策,提高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積極性。政府應出臺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改變目前職業學校畢業生工資收入整體偏低的狀況。要從生產一線的優秀工人中,選拔高級“藍領”,推薦他們進入高等院校深造,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