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
習近平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習近平強調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高校工作,始終關心和愛護學生成長。要全面深化改革,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不斷激發廣大青年的活力和創造力。要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幫助學生們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光明日報》 2014年5月8日)
“廣大青年師生要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勤于學習實踐,強化責任擔當,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2014年大學生和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座談會上強調
劉延東指出,多年來廣大青年學生不負黨和國家期望和重托,立志成才,愛國奉獻,涌現出一大批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創新創業的先進典型,高校輔導員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力量,廣大青年師生值得信賴、大有可為、堪當重任。
劉延東強調,當前我國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青年成才報國提供了廣闊舞臺,賦予了更大責任。希望廣大青年師生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夢結合起來,在服務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書寫多彩人生。要把知識儲備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到基層和群眾中豐富閱歷、建功立業。要把學習傳承與創新創造結合起來,既學習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又敢于突破陳規,勇于創新創業。要把自立自強與團隊協作結合起來,既要彰顯個性、發揮專長,又要依靠團隊、加強協作,凝聚事業發展合力。要把家國情懷與世界眼光結合起來,為世界和平、為中國與各國的人民友誼、合作共贏做出應有貢獻。
(《人民日報》 2014年5月5日)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和基石,‘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大工具’,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平民性、大眾性幾乎是職業教育與生俱來的基本屬性。”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張榕明在“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頒獎大會”上表示
張榕明說,職業教育某種程度上是改變弱勢群體生存狀態,促進貧困人群脫貧最為有效的途徑和手段。我們要不斷拓寬職業教育覆蓋面,將“兩后生”(即初、高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富余勞動力)與新生代農民工、失業人員等群體一起納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接受職業教育既是這些群體提高技能、獲得工作、脫貧致富的重要方式,更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增強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會的主要路徑。
她指出,當前的職業教育既存在“重知識、輕技能”的傳統理念,又存在強調單一技能的實踐誤區,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因此,我們要全面認識職業教育的價值,并始終以人為本,正確評價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如此,才能正確對待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新華網 2014年5月7日)
“希望廣大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服務人民、奉獻祖國和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看望“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時指出
杜玉波指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的回信令人鼓舞、振奮。回信是對保定學院多年來畢業生就業和大學生教育方面成效的肯定,也是對全國大學生提出的要求和希望。
杜玉波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希望報告團把支教群體先進事跡宣傳好,各地各高校也要大力宣傳和弘揚保定學院的先進典型,鼓勵和號召更多大學生向先進群體學習,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第二,希望保定學院繼續努力總結經驗,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讓學生用積極行動去實現中國夢,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華彩篇章。第三,希望廣大青年學生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以總書記回信為契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服務人民、奉獻祖國和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中國教育報》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