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規培
“國家規培制度的建立是醫學院校教育和畢業后教育的‘一次偉大握手’,而其偉大之處在于,通過對學位銜接的政策設計,讓原來在不同跑道上的專業學位教育和規范化培訓并軌運行”。
——貴陽醫學院院長何志旭
“科學碩士不會搞科研,臨床碩士不會做臨床。臨床碩士要幫老師做課題,無暇臨床。科學碩士老想搞臨床,荒廢了科研。”
——中科院院士曾益新
2014年,以標準化為訴求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試水。這意味著,今后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必須在以三甲醫院為主的培訓基地先接受為期3年的規范化培訓,考核通過后才能行醫。
高校體能測試
“長期以來,體育教育的位置相對尬尷,一些學生認為考高分遠比好身體重要,一些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較少,不少人甚至丟掉了鍛煉身體的習慣。”
——海南大學體育部副主任洪家云教授
“‘代跑現象’背后透露出的,遠遠不只是大學生體質的下滑。花錢雇人代跑,如同在考試中找人代考一樣,都是作弊行為,是誠信品質缺失的表現。高校評優項目和體測掛鉤,功利心趨勢下,致使一些學生想出‘歪招’。”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春河
近期,正值高校學生體能測試時節,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長跑難倒了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困難戶”。于是,在貼吧、論壇、微博,各式各樣的“代跑”廣告鋪天蓋地。
應用技術大學
“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順應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這既是全國新升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與挑戰,也是學校再上臺階的必然選擇。”
——上海建橋學院院長潘迎捷
“應用技術大學是國家競爭力的助推器,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環節。”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副院長葉銀忠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此舉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國的應用技術大學時代正悄然來臨”。面對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新命題,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長們都在交流探討同一個話題——如何迎接應用技術大學時代的到來?
“博招”改革
“在我國,‘申請—審核制’還是一項處于探索完善之中的新鮮事,但卻是國外高水平大學普遍采用的博士生選拔方式。”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白海力
“傳統的博士生招生考試側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對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潛力則無法做出準確的評價。而試行‘申請考核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考生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真實全面地展現出來。”
——南開大學教授佟家棟
近期,天津大學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正式推出博士生招生新舉措“申請—審核制”,這意味著將賦予導師和專家團隊更大的招生自主權。
高校漲學費
“高校學費的漲幅應該與當地CPI漲幅相當,而學校不應該僅通過漲學費來解決成本問題,還應通過節約支出來控制成本。”
——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哈金才
“目前,寧夏的各項減免、資助、貸款等政策已實現全覆蓋。學費調整后,寧夏將繼續完善和擴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和力度,確保每一個新生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寧夏自治區教育廳副巡視員董宏偉
2014年春天,寧夏繼2008年擬上調普通高校學費標準未果后,再次召開價格聽證會。聽證方案中,普通高校學費平均漲幅62.2%、最高漲幅86.7%,引起熱議。
校企合作
“現在政府要轉移、委托與購買服務,行業組織沒有相關方面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儲備,只能向高等學校尋求合作,校企合作主動權就發生了轉移。”
——浙江省溫州市電鍍行業協會負責人阮令森
“校企合作要從學校給予企業的服務能力、從企業擔負育人的教育能力、合作對于學生專業化發展的能力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杭州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李世中
今天,高職院校應發揮社會公共服務平臺與智力資源優勢,為行業組織與合作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校企合作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