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流行“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矯情又挑剔的處女座(8.23-9.22)恰好闡釋了這句話的真諦。面對各種被“黑”,處女座們依舊“傲嬌”的堅持自己挑剔完美的路線不動搖,在“作”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在葡萄酒世界里也有一位這樣的“作神”,那就是黑比諾,她的挑剔比起處女座的挑剔有過之而無不及。全世界能種植出優質黑比諾的地方可謂是寥寥無幾,它對土壤、氣候等的挑剔度高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有甚者,就算成功種植了,一不留神就變異成了白比諾或者灰比諾,只有那些具有阿甘精神的人,才最后獲得了成功。黑比諾的“作”,有時候感覺它如同上海小資女一般,但是細細品味便會發現它“作”得很有味道,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愛上它,離不開它了。
無法解釋的風土
法國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著造物主獨有的寵愛,這里的葡萄園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一場又一場驚喜。
就像誰也不知道,在法國勃艮第的葡萄田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使喝過這里的水的人,都深深為此著迷?祖先用“terroir”這個不可能被翻譯的詞詮釋了這一切,而幸運的是,中文的博大精深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風土”一詞便由此而來。而種植在這片神秘土地上的,便是黑比諾。
黑比諾這種葡萄實在是很難種植的,種它可不容易。黑比諾對氣候要求非常高,溫度高的地方會使它成熟過快沒有滋味,成長期雨水多的地方容易使它腐爛,只有涼爽地帶最適合。它的產量很小而且早熟,果皮像女孩子鮮嫩的面皮一樣薄。它“情緒”十分不穩定,光追求經濟效益的果農最恨種它了,但是如果年份好,管理好,可以用它做出貢酒般的瓊漿玉液,是頗具淑女風范的一款葡萄酒。黑比諾釀造的酒嬌嫩細致,口中細巧集中,猶如處女座黃金圣斗士沙迦那美麗秀氣的臉龐,而無懈可擊的口感和記憶中無法磨滅的烙印,也把“完美”兩個字展現得淋漓盡致。你愛它的完美,但得不到完美的它,它不是毒藥,但它勝似毒藥。
完美表現
敢傲嬌、敢挑剔、敢矯情,只因為有著“任性”的資本,黑比諾的挑剔、難伺候完全來自其自身完美的表現力。
黑比諾是法國勃艮第產區紅葡萄酒的唯一品種,全世界沒有其他品種像黑比諾這樣如此難侍候,她要不是大豐收就是嚴重失收。豐收年的葡萄果汁稀薄,釀成的酒像玫瑰紅,毫無價值,歉收的話果農更是損失慘重。黑比諾釀出來的酒最能反映土質特色和礦物色彩,酒色不深,但細致圓潤、變化豐富、適宜久存。黑比諾適合種植于偏寒的氣候,且石灰黏土的山坡地,由于法規所限和果農經驗豐富,法國勃艮第能產出最優質的黑比諾葡萄酒。
如果將赤霞珠比成男性的話,黑比諾就是女性。它的顏色淡,單寧少,體態上要比赤霞珠輕巧、肉感一些;它又是雅致的,含著淡淡的清甜味,是非常值得人的味蕾去探索的葡萄酒。黑比諾釀的酒有一種水果的香甜味,年輕時主要以紅色水果香為主,比如勃艮第紅葡萄酒帶著櫻桃和覆盆子氣息,中年時期有著干草和煮熟的甜菜頭的風味,陳年若干,有時帶著隱約的動物和松露香,通常有甘草和中國香料的氣味。大致來說她的單寧和辛辣的口感都不及其他著名的葡萄品種,如赤霞珠和西拉等,但口感非常和諧、自然。能夠釀造出細致的紅葡萄酒,也是很重要的香檳品種。
也許正是對風土的充分尊重讓黑比諾成為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的釀造原料,這樣的神話估計也唯有黑比諾這樣的追求完美的挑剔主義者能夠辦到吧。
“舞姿”各異
擁有夢幻般神奇魅力的黑比諾不知勾走了多少愛酒人的魂魄,使不少人為品其滋味不惜花費昂貴的代價。它并不像赤霞珠那樣能廣泛地親和世界各產區的氣候,它是挑剔而且非常難以侍候的一個品種。除了法國,在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黑比諾都有不錯的表現,是好品種的典型。
勃艮第是黑比諾的原產地,而出黑比諾紅葡萄酒的地方位于勃艮第的中心地帶金山丘(Cote d’Or),最出色而昂貴的黑比諾則來自金山丘所屬的夜之谷,這里的酒是酒體非常結實而且經得起陳年的。布蒙谷(Cote de Beaune)的酒相對淡一些,但是由于產量少,市場供不應求,因而價格都比較貴。能夠便宜一些的是酒標上標著Cote d’Or的酒,這種酒比較清淡,帶著熟透的水果或者果子餡的氣味。
新世界黑比諾的主要種植地在美國加州和澳大利亞。由于黑比諾喜歡涼爽的氣候,所以加州的黑比諾葡萄園都集中在受到海霧影響的地帶,比如俄羅斯河谷、俄勒岡州、中央海岸包圍的Sants Barbara,而海拔高的葡萄園(如Santa Chalone、Calera等地方)則能出產很棒的黑比諾。但是這里的黑比諾果香在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明顯,跟勃艮第需要陳放一段時間才能散發出來的果香不一樣。加州黑比諾在年輕的時候通常有著紅色水果、玫瑰花、紅色李子、紅色櫻桃的香氣,而成熟黑比諾有著煙熏味、香料、綠茶、菇子以及干樹葉的氣息,很適合配醬料重的肉類中國菜。
在澳大利亞,一般地方都比較熱,只有在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維多利亞一部分地區,特別是在Yarra河谷,黑比諾有著不錯的表現。它在智利、新西蘭、南非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