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臺灣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新品紛呈:大概只有當前款式一半大小的筆記本電腦;更高速、更節能的芯片;無線連接方面的改進;PC中的3D攝像頭。下面不妨看看展會上亮相的電腦技術以及領域內有望取得的一些進展。
更輕更薄的筆記本平板電腦
今年晚些時候,用戶們將從比最新款iPad還要薄的平板電腦獲得標準PC的性能;他們還可以連接上薄如紙張的鍵盤,讓平板電腦搖身變成比MacBook Air還要薄的筆記本電腦。
華碩借助Transformer T300 Chi雙功能設備展示了這樣一款產品,作為平板電腦用時僅厚6.8mm。英特爾則展示了其Llama Mountain參考設計平板電腦,厚度為7.2mm。它們都搭載英特爾的最新款酷睿M處理器,而不是為了延長電池續航時間而需要犧牲性能的低功耗凌動處理器。
更普及的無線技術
英特爾終于在解決令人頭痛的連線凌亂問題,它想從2016年開始讓電腦真正做到擺脫連線。
這家公司正在研發技術,那樣電腦就可以與顯示器、鍵盤、鼠標及其他外設實現無線通信,這有望讓用戶可以擺脫USB、HDMI或DisplayPort等連線。英特爾希望通過WiGig無線技術實現這一幕,這項技術的速度比當前的802.11ac Wi-Fi快大概3倍。在未來幾年,這家芯片生產商會將WiGig模塊添加到PC和屏幕中。
無線充電
英特爾正在研發一系列技術,有望讓無線充電技術進入筆記本電腦。這家芯片生產商已加入了A4WP組織,該組織大力倡導將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放在充電站上,以實現磁共振無線充電。聯想、戴爾和富士通等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已加入這個聯盟,所以筆記本電腦實現無線充電不是太遙遠的事情。
統一充電器
如果制定標準的組織USB實施者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能如愿以償,USB有望成為家中所有設備的通用充電器。USB規范可以提供100W電力,所以大有潛力。展會上亮相的DockPort等其他技術也有望為PC充電。
交互式電腦
手勢和識別以及與PC進行類似Kinect的交互將變得更普通。AMD的一場演示表明了如何使用手勢和臺式機玩《憤怒的小鳥》和《Candy Crush》,不過電腦的反應有點慢。網絡攝像頭捕捉到手部動作后,借助算法進行處理,手勢在游戲中得到了體現。
英特爾希望借助其感知計算(Perceptual Computing)項目,在此基礎上能更進一步。這個項目讓更多種形式的感知輸入可以簡化人機交互。
配備3D攝像頭的PC可以跟蹤運動、識別人的情感,并捕捉習慣,這種攝像頭將在今年年底開始交付。一些廠商正通過英特爾的軟件開發工具包開發實現這種交互的應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