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雷布斯”之稱的移動互聯少壯派大神雷軍,曾用一段滲透著哲理的名言總結自己的成功:“我最大的感受是要順勢而為。大勢是第一位的。臺風來了,豬都會飛起來。你是否會飛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臺風。”
而眼下,這頭“會乘臺風的豬”正興致勃勃地賣弄著他的小米3手機(盡管也發了路由、平板、電視2),卻不想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5月20日,更善于玩移動互聯煽情戲法兒的老羅(羅永浩),終于拿出了他難產2年的首款“錘子”智能手機Smartisan T1。這把錘子還真不負重望,一個晚上就預訂出3萬臺,第一周接單6萬臺。這樣的營銷業績雖不象雷軍10萬臺小米1手機在6分05秒內銷售一空來得傳神,但考慮到其3000元的高端定位,也足以在業界激起軒然大波。
這下好了,老羅的“嘴”終于噴到了雷軍“腿”,唯美的“錘子”捎帶手砸到了超值的“小米”,究竟誰才是移動互聯的真王道呢?
英雄,敢問出處
2010年4月,小米以“MI”(Mobile Internet)形象,殺入手機市場,充分昭示著小米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本質。一句“為發燒而生”,令雷軍全新的營銷思路深入人心,讓人們意識到國人也能做出真正“接地氣”的手機。
老羅,一個會說英語、能用單口相聲式幽默來傳銷產品的說客,抱著認真的“工匠精神”,同樣飽受爭議地殺入了手機行業。從兩年前發布了一款殘缺不全的Android定制操作系統Smartisan OS,到今天終于迎來Smartisan T1的問世。不過,Smartisan T1恰巧與小米3撞了個滿懷,血拼在所難免。
老羅高中輟學,當過無業游民,開過羊肉串店,擺過地攤,倒賣過藥材,銷售過電腦配件,做過傳銷講師,也曾在新東方學校任教,創辦過博客網站牛博網和英語培訓學校老羅英語培訓。其經歷豐富,令人咋舌。
比老羅年長3歲的雷軍,其身世似乎比老羅“體面”一些:計算機科班出身,讀完大學便開始在計算機市場闖蕩。與同事合著過計算機教材,編寫過加密軟件、殺毒軟件、財務軟件、CAD軟件、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程序。并做過電路設計,焊過電路板,還干過一段時間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加密軟件,是當年武漢電子一條街的大牛人。后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個橋段,雷軍乘著金山的臺風,飛升上天,成了一名發跡的“土豪”。
都是在造夢,各有各的道兒
經歷迥異的兩位男神,營銷手腕上也各有自己的路數。
老羅這邊,2014年5月20日,錘子手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發布會,首款產品Smartisan T1正式亮相。據悉,在5000多人的場館中,有2700多張票是參會者自掏腰包花錢購買的,其中不少人就是沖著羅永浩來的。羅氏單口相聲式的演講,一上場就頗具相聲表演藝術家的氣質,面對其拋出一個接一個的笑點,現場觀眾也很入戲地以“噫”聲叫好應合著。在演講中,羅永浩弱化了手機的專業問題,通過把握人性特點,充分利用傳銷培訓的手法,以講故事的方式來介紹其打造精品手機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打游戲一樣,殺怪過關,卻又有新的“BOSS”出現。這場“單口相聲秀”當晚在優酷網站觀看直播的用戶約為250萬人,到22日晚,累計播放次數達495萬次。
雷軍那頭,2012年4月6日那天,小米手機新一輪的在線預售,10萬臺手機在6分05秒內全部賣光,這簡直就是秒殺的節奏。小米在經營過程中,有很多新的商業理念,更在乎的是用戶的口碑和滿意度。這是小米“銷售為王”理念的基石。用雷軍的話說,“我一直在我們內部講,我說我們其實不要考慮我們的銷量,也不要考慮營業額和利潤,我們最最需要考慮的是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米粉’買了小米手機以后他用的感覺怎么樣,他遇到了什么困難和問題,我們怎么可以讓他更滿意,如果我們所有的人把焦點放在這里的話,我覺得這個公司賣多少臺手機,賺多少錢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以首要的問題是用戶滿意度。”
老羅賣逼格,雷軍玩營銷
雖然老羅和雷軍,同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新模式最具代表性的風云人物,但他們的風格天差地別。
與小米的饑餓營銷截然不同,老羅的營銷簡直就是傳銷。做過傳銷講師的老羅介紹起Smartisan T1,口若懸河,如數家珍。羅氏營銷的核心,歸于羅永浩的意見領袖作用、微博上持續的營銷造勢以及在傳播策略上滿足媒體的需求。而這三點的核心都離不開羅永浩本人。他用一些專業的技術詞藻,讓你信服他的專業,信奉他的工匠精神,然后就總結,你是消費者,你不必了解具體細節,不用懷疑,不用理由,只要知道,錐子手機是世界上最好的就夠了,最好的CPU,最好的屏幕,一切都是最好、最完美的。在錘子手機的背后,羅永浩販賣的其實是他的“人格魅力”,就是所謂老羅的“逼格”。老羅很能忽悠人,但你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被他忽悠,這就是奇跡。
跟老羅的口才相比,雷軍似乎有點木訥。正因為反應慢了一拍,口齒又不太伶俐,在與空調玫瑰董明珠10億元的對賭現場,雷軍吃了虧。但他的互聯網營銷思維還是讓他的小米手機銷售如烈火烹油一樣火爆。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傳統制造業,這是雷軍運營小米公司的絕招。小米的營銷在國產手機市場是個神話,媒體的廣泛關注、粉絲的狂熱歡呼、出貨即秒殺一空。小米在經營過程中有很多新的商業理念,最關鍵的是發揮普通用戶的集聚效應,這是小米“銷售為王”理念的基石。市場沸騰、媒體煽情、消費者趨之若鶩,這些曾經只是蘋果手機享有的待遇,在小米身上展現時,讓雷軍一夜之間走上了神壇。
我們暫且不去比較錘子和小米這兩款手機孰優孰劣。但這兩種手機的銷售風格都充滿了個性,充滿了創新,充滿了突破,充滿了神彩,而又各有亮點。究竟移動互聯應該采用哪種商業模式,這個或許還不好說,但他們都給這個時代點亮了異彩。移動終端行業是一個充滿創新和夢幻的行業,也是一個撕裂和顛覆的行業。該行業的發展史表明,這里沒有流觴曲水的溫柔浪漫,而是充滿殘酷競爭的血腥氣息。他倆都是以圈外人的身份,以傳統行業游戲規則攪局者的角色來沖擊這個市場,都獲得了我們的高度關注和某種程度的認同。這個意義遠比他們的手機產品更有價值。
誰都不是神,誰都別昏頭
其實,他們畢竟不是神,老羅和雷軍也各自有他們各自的軟肋。
老羅的錘子手機發布會,頗具煽動性,盡管時不時還捎上幾句調侃雷布斯的話,但他對產品的執著和對細節體驗的專注,的確值得很多人好好學習。不過,如果我們能跳脫他的語義暗示,也能發現很多問題,甚至是有指鹿為馬、誘導消費者的嫌疑。比如他驕傲地炫耀他的雙手設計,3個物理按鍵可以根據左、右手習慣自由定義,左、右手設計有多么革命、多么人性化。但這3個鍵上都沒有很清晰的操作提示,難道就不會給用戶造成混淆和困擾么?為何不在上面實現可自定義的指示圖標呢?這究竟是一個秉持著“工匠精神”的完美主義者,在瞄準精英人群、改造世界道路上的又一次妥協呢?還是對沒有廠商能提供動態指示按鍵解決方案的無奈之舉呢?此外,T1的開機/鎖屏鍵怎么就依然設置在機身頂部右側的位置,而不再考慮左、右手兼顧的問題了呢?盡管我不敢貿然說這些都是噱頭,但至少“作秀”的味道你還是可以嗅得到的。
就雷軍而言,豬能隨風而飛,算是英雄豪杰。如果在大風裹挾下一飛沖天,又能平穩著陸,落地為安,更是英雄豪杰中的佼佼者。可是雷軍離這樣的佼佼者還有一段距離。小米也有軟肋。小米眼下采取的是一種期貨銷售模式,先吊足消費者的胃口,然后分批放量。就好比參觀風景區一樣,游客被擋在大門外,隔半小時放行一次,門外的游客翹首以待,熱切期盼早點入園。但萬事兒時間久了,總也會有個疲勞。當初滿懷希望的“米粉”已經在調侃小米是只存在傳聞中的產品,口口相傳,在虛擬世界里走紅,以至于對每一輪的搶購盛況開始感到麻木,甚至失望了。因為絕大多數人沒能拿到它,沒有見到它,它到底是什么模樣,好不好玩,其實大家是一頭霧水。從之前很多人指責小米模仿蘋果進行“饑餓營銷”,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小米“期貨營銷”、“供不應求”陰謀,小米手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結語
優也好,劣也罷,不管怎么說,老羅和雷軍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英雄,是賦于傳統制造業新內涵的變革者和創新者,他倆奉行了同一個移動互聯網思維核心:與用戶站在一起,將產品做到極致。無論小米和錘子最終誰能贏得這個移動互聯的大時代,他們都已經為促進這個時代商業模式的異彩紛呈,做出了他們的貢獻。
而我們呢?除了作為這個新時代的享受者,是不是也可以乘著這個正迅速飆升的移動互聯颶風,再飛上一個新的臺階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當你看到本文時,錘子傳奇性的首款T1手機量產版應該已經在本刊實驗室進行評測ing。想第一時間了解T1的真實表現,敬請關注本刊全媒體平臺:微信、微博、App電子閱讀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