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是人感官的延伸,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馬化騰說話十分謹慎,但他對于這一論斷卻是斬釘截鐵。
馬化騰帶領著他的騰訊人所創造出來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微信,已經徹底顛覆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它甚至已經改變了音樂、游戲、媒體、零售、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在馬化騰的思維里,移動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而精明如房地產商們又怎會不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呢?
微信救了騰訊
馬化騰說:“沒微信,騰訊可能就面臨重大危機了。”
微信是騰訊繼QQ之后,第二個殺手級產品,創造了一個夢幻般的開局,甚至直接對QQ構成威脅,以致外界評價說,馬化騰是在革自己的命,他推出微信跟QQ搶用戶,可見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
在做微信時,馬化騰和幾個核心高層親自上陣,打磨用戶體驗。為什么微信不直接把用戶QQ聯系人一鍵導進來?為什么微信的開機畫面是一個人的背影,而不是兩個人?為什么微信“搖一搖”功能的聲音是來復槍上膛,而開啟畫面中心卻是一朵花?為什么微信的“漂流瓶”一天只可以撈20次?為什么微信的語音不可以轉發?為什么微信發送文字功能要隱藏?為什么微信信息沒有顯示“對方已讀”功能?這些問題依次對應交際圈與朋友圈、個人與群體、男人與女人、邂逅與騷擾、真實性與煽動性、文字與圖片異質信息、發送人與接收人體驗的平衡取舍。“正是經過這樣無數次的完善后,才有了今天微信的成功。”正如馬化騰所說:“沒有對人的認識,產品再精妙、先進,充其量也就是玻璃窗里供人嘆賞的牙雕。”
騰訊微信從2010年11月20日正式立項,歷經一年零八個月,終于在2012年7月,微信4.2版本正式發布,這也是經過三次“試錯”之后的最終產品。經過廣泛推廣之后,產品日新增用戶以數十萬量級增長。當用戶超過1億個之后,微信推出“朋友圈”,建立手機上的熟人社交圈,開放API接口打造移動社交平臺。而之后的微信4.2即推出了視頻通話功能,徹底封閉手機通訊工具上的任何其他可能。從此,微信確立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生活方式的產品地位。
微信作為3G、4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對運營商數據流量的拉動和未來4G業務的發展都會非常有幫助。馬化騰感慨,“微信自身也因此獲得了很好的發展”。
而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一經推出后的發展也確實相當迅猛。騰訊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年3月,微信用戶達1億人;當年9月17日,微信用戶破2億人;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數過3億人。從2億人到3億人,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而截至目前,微信已擁有6億個活躍用戶。微信被認為是騰訊目前在移動互聯網布局上最為成功的產品,同時也是國內移動互聯網最為熱門的應用之一,而且已經開始威脅到新浪引以為傲的新浪微博產品。
隨著微信的火爆,馬化騰的財富也水漲船高。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馬化騰凈資產達121億美元,超出王健林1億美元。騰訊股價2013年在香港交易市場上漲了90%,遠高于恒生指數同期2.5%的增長。
在馬化騰的計劃中,微信未來是要走出國門的,成為騰訊的國際性產品,雖然這條路并不好走。而對于2014年,馬化騰也給出了他的期望:“這是一個不斷前進、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商業模式也會隨著技術的演進而發生變化。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要跟跨領域的產業進行更多合作,共同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地產商“傍上”微信
自2011年微信開發至今,短短三年時間,用戶量突破6億個,微信作為一種全新的網絡通訊方式,已經悄然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漸被各個行業所引用,“微信時代”已經悄然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開始步入“微信時代”,現在隨處可見房地產的“微營銷”模式。如保利、萬科、碧桂園等大型開發商已開始試水微信營銷。
在全國上下都在為微博而瘋狂的時候,全國首個房地產官方微信就落戶在了碧桂園十里銀灘。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碧桂園十里銀灘簡單地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配合微信推廣:掃描二維碼,前50名網友可獲得限量版QQ公仔一個,前51~149名網友可獲得1個月QQ會員體驗等。由于是第一個試水微信營銷的開發商,碧桂園十里銀灘公眾號當天便引來各方人士關注。
“我們相信傳統的房地產行業和IT行業的結合,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但是沒想到會這樣引人注目。”這在碧桂園十里銀灘營銷負責人看來,既在預料之中,又有點吃驚。
俗話說“無利不起三更早”,開發商要獲得利益,要把房子賣出去。而通過微信這個平臺,開發商可以找到精準用戶。6億人的用戶量,在如此大份額的用戶中,用戶群偏向中高端,正好是開發商需要的,而且可以幫助開發商找到用戶群的精準定位。
通過線下的二維碼,可以發揮線上、線下互動的功能,比如可以在廣告上放二維碼,在現場售樓處放二維碼,在做圈層營銷時放二維碼。在公眾平臺后臺可以分層次進行設置,比如這批用戶是從哪里來的,在進行營銷時可以分類進行管理。通過宣傳服務好客戶、促進營銷、知道客戶是什么人之后,對應相應的需求,給客戶推送相應的優惠信息和項目特點,或者了解客戶關心哪一類東西就推哪一類東西,結合更緊密。當有活動時,也可以告知客戶,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還可以進行精準營銷。還有不少房地產商借助官方微信平臺以“圖文”的形式并結合當下熱門的話題,不斷地釋放項目的最新信息或動態,方便網友接受,同時也有助于自身的宣傳。如在前段時間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十分火爆的時候,臥龍墨水湖邊的官方微信平臺就結合男女主角,以“圖文”的形式釋放了樓盤的一些詳細資訊。
“相對傳統營銷,微信傳播速度快、關注率高等優勢,能確保信息傳播的速度與精準度。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與受眾網友之間進行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與互動,做到很好的‘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已經通過微信營銷嘗到甜頭的碧桂園十里銀灘營銷負責人說。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地產界與IT界龍頭的跨界合作,9月萬科與騰訊達聯合推出了一款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萬科理財通。這個產品也正是郁亮帶領萬科拜訪騰訊所學習到的互聯網思維。
這一款理財產品主要被應用于微信平臺,萬科稱它為“基于微信平臺的移動互聯網賺錢神器”。它通過凍結部分資金達成購房意向,如果確認購買,資金就可以抵購房首付,如果放棄購買,資金就會退回到用戶賬戶,這期間資金的增值收益歸用戶所有。
目前廣州萬科已經設立專門的公眾服務號為購買者提供服務,并將在三大全新項目中正式落地。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對于微信營銷也有著自己的見解:“房地產營銷利用微信可以形成低成本、差異化的營銷革命。首先,可以低成本接近高價值客戶。實體經營往往留不下數據,難以低成本分析出高價值用戶。通過微信,讓網上消費者留下數據,直接抓取,根本不用售樓處,省下了廣告費,而且可以區分出高價值用戶,直接精準捕獲。其次,可以低成本實現細分市場和產品多樣化。在線下,細分市場產品和多樣化可能升值,但是成本很高。用微信方式,可以低成本向客戶推廣樓盤。最后,可以為服務差異化和增值服務提供數據核心業務支持。把重資產數據化后共享,通過API接口接到企業外無數的輕資產主體上,就可以實現蘋果公司那種驚人的戰略擴張。比較房地產商以往的營銷方式,這將是一種戰略性飛躍。
微信成長過程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一經推出后的發展確實相當迅猛。騰訊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年3月,微信用戶達1億人;當年9月17日,微信用戶破2億人;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數過3億人;從2億人到3億人,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而截至目前,微信已擁有6億個活躍用戶。微信被認為是騰訊目前在移動互聯網布局上最為成功的產品,同時也是國內移動互聯網最為熱門的應用之一,而且已經開始威脅到新浪引以為傲的新浪微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