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還不被人認識時,我就很清楚互聯網將改變世界了。”羅軍說。
羅軍是途家網的CEO,這位軟件工程師科班出身的總裁,對IT很感興趣,先后從事了多個與IT相關的工作。2007年12月,羅軍受邀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整合新浪房產、家居兩個頻道,創立了新浪樂居。2009年10月新浪樂居攜手易居中國成立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登陸納斯達克,羅軍擔任集團聯席執行總裁,這次工作經歷使他的觸角最終伸進了房地產行業。
新浪樂居的成功并未讓羅軍得到滿足,他選擇了辭職再創辦途家網,用互聯網思維模式做租賃。對此,羅軍解釋是個人愛好,也有自我挑戰的想法,“新浪樂居的成功,代表一個公司的成功;如果途家能夠成功,則代表著整個度假租賃行業的成功。”
從樂居到途家
羅軍雖是上海人,卻也有著北方人的性情。身材精瘦,雷厲風行,沒有一點老板的架子,話語間透著對生活的睿智。在他的管理下,成立三年的途家,名字已經頻繁地出現在各大創業企業排行榜上。途家創造了一種游客、業主、途家、政府和開發商共贏地局面。談起目前正在開發的項目,羅軍話語間充滿了激情。正如羅軍所說,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有價值、有幸福感追求的時候,你要的是理想走在欲望之前。
羅軍第一次接觸度假租賃是在旅行中。2001年,他與好友一起去夏威夷度假。羅軍住的是當地的希爾頓酒店,而朋友們則住在一家度假式公寓。“9·11事件”的突如其來,讓所有機場全部封閉。羅軍和朋友們不得不返回各自住處等候消息。羅軍在希爾頓酒店滯留期間的房費以及各種服務費均不菲,而朋友們的度假式公寓每天費用僅45美元,還能在一起打牌、喝啤酒、辦燒烤派對。
這讓羅軍非常受“刺激”,也是羅軍第一次聽說短期房屋租賃業務,而現在這一產業在美國日漸紅火,代表性公司Airbnb備受資本界青睞。Airbnb是個旅行房屋租賃社區,主張把空閑的家庭住房,租給那些有臨時租住需求的背包客,而費用比酒店便宜。
讓陌生人住進家里,這個瘋狂的想法吸引了美國人,也吸引了羅軍,他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小眾市場,但在中國卻是空白。羅軍回國后一直琢磨如何將這種業務模式移植到中國。
羅軍在新浪樂居工作時發現,國內空置房比例居高不下,大多數別墅很少有人居住,或者居住時間一年只有一兩個月。羅軍有些興奮地介紹,度假租賃業務在歐美一年的市場規模達到850億美元,而在中國卻沒有人做,“我發現了一個大奶酪,怎能不狠咬幾口,先吃的肯定多咬幾口”。
2011年8月,是海南最酷熱的季節。辭職后的羅軍第一時間就到了海南三亞。從與第一套房子的房主談起,到打掃房間、刷馬桶……羅軍親力親為包攬了所有的事情。天氣太熱,羅軍兩只胳膊的皮膚一度幾乎潰爛。隨后他開始招聘第一個員工,尋找第一個租客……
創立途家網之初,羅軍想做一家類似于Airbnb或HomeAway的在線公寓短租平臺,結果發現這很困難。他跑了很多地方,去體驗不同的在線短租網服務。
“很多房主會把自己最差的房子放在網上短租,用戶體驗不好,不同的房子服務差距也大。”羅軍開始懷疑這種業務能否在國內成功,認為應該統一管理房源,提供標準化的服務。
調研之后,羅軍決定把途家做成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度假租賃企業。與Airbnb不同,途家網不僅做平臺,也直接管理線下房源。
熟識羅軍的人,都知道他的做事風格務實、穩健、踏實。這一特點也體現在途家網的創業過程中。與其他全國性短租網站不同,第一次,羅軍只用了400套房源來試水。直到市場供不應求才開始拓展到全國。
羅軍對于途家網的模式非常有底氣。“途家的業務結合了旅游業、房地產、酒店管理和互聯網。”在互聯網和房地產方面,羅軍的經驗以及資源,都為今天的途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0萬房源年收入過億
如今羅軍辦公室的墻上,掛著兩張碩大的地圖,上面有幾百個密密麻麻的紅色圖釘。中國地圖已經基本被紅色填滿,世界地圖上,歐洲、美國、澳洲和東南亞等華人熱衷的旅游目的地也扎著不少圖釘。“每一個圖釘扎著的地方,都有途家網的旅游公寓。”羅軍說。
今年2月和7月,途家網分別完成了B輪和C輪融資,風險投資機構包括光速、鼎暉、GGV、啟明、寬帶資本及攜程網和全球度假公寓巨頭HomeAway。上線僅僅400多天,兩輪融資額度就達到了4億元人民幣。如今,據羅軍提供的最新數字,途家網2013年的年收入已經超過億元,房源覆蓋127個國內目的地和66個海外目的地。網站上現在可提供房源3萬套,儲備房源達40萬套。途家網也名副其實地成為中國度假租賃行業估值最高的領跑者。
但是羅軍并不這樣認為,他解釋說途家其實是為每一個愛家的人,提供了一種回歸家庭的方式而已。
很多人把途家網視為“中國版的Airbnb”,羅軍覺得兩者截然不同。羅軍認為途家的商業模式并不復雜:搭建一個平臺,向上游整合分散在各地的度假公寓,向下游提供給客戶高品質的度假用房。但背后需要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運營能力。從構建商業模型之初,途家便開始線下找房源、線上找流量,對接各種剩余資源。
最初,羅軍害怕拿不到房子。在三亞,他找業主一家家談,效率低。到第二年,他開始主動找開發商合作,批量與別墅、公寓業主簽訂托管協議。結果出乎意料。“花上百萬元買一套別墅,卻又很少住,如果有公司幫他們經營,還有收益,大多數人就愿意購買。”業內認為,途家的商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開發商的銷售。按照羅軍的統計,如今與途家有合作關系的房地產項目有200個、3萬多套。但在談的有900多個項目,按照一個項目1000套計算,就是100多萬套。
有了房源,羅軍又面臨房子沒人預訂的問題。他的解決辦法是背靠“大樹”,與攜程網合作。2012年5月,攜程網成為途家股東,并在網站為途家網開辟專門的流量入口。
而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途家網將客戶群分為兩類:一類是旅游性質的,比如三亞,以家庭為單位的用戶比較多。另一類則是商務性質的,比如南京、蘇州。途家有個專門的部門叫渠道部,針對商務性需求,簽公司協議客戶。
目前,途家網已經能夠實現每一個訂單都盈利,并且年收入已經超過億元,但仍處于虧損之中。羅軍解釋道,盈利的時間取決于何時交易量能夠大到攤平日常運營的成本。
現在,途家網的問題在于如何把區域擴得更大,如何在熱門旅游地增加更多房源,如何把用戶體驗做得更好。“我們主要針對消費者,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體驗,我都要更好。尤其量起來以后,我們還能不能保持97%的回頭率這是個問題。我們在區域上要增加更多的點,這需要大量的投入成本。”羅軍表示。這也是幾輪融資后,羅軍和途家網要做的重要功課。
途家網在線公寓短租平臺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