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點評網宣布下調全國千余樓盤評級
7月1日,克而瑞信息集團(以下簡稱克而瑞)通過旗下最新升級上線的“房價點評網”宣布,對全國21座城市的千余個樓盤的評級進行了下調,其中不乏萬科、綠地、萬達、保利、中海、碧桂園、恒大等知名房企的旗下項目。據了解,克而瑞長期以來對全國重要城市的重點項目進行不間斷監測和評級,但此次大規模的集中下調評級尚屬首次,也是中國內地第一次有房地產專業機構對各樓盤進行全面評級調整。
據克而瑞信息集團副總裁、全國首席分析師于丹丹介紹,此次被下調評級的樓盤總數為1107個,占克而瑞日常監測的4038個樓盤的27.41%。這4038個樓盤分布在全國21個一、二線城市,這次全部被重新測評并重新制定了項目評級。與兩成多樓盤被降級相比,被上調平級的項目數量則為135個,占總數的3.34%,僅為降級數量的12.20%。評級調整后,“盡快入手”、“推薦購買”、“謹慎購買”、“持幣觀望”這4類評級項目的分布比例分別由5.9%、65.2%、25.1%、3.8%變更為4.8%、46.6%、40%、8.6%,其中“持幣觀望”的項目數量為原來的兩倍多。
對此,于丹丹解釋說,對4000余個樓盤的評級調整是基于整體市場的宏觀判斷和克而瑞房價數據庫的海量數據,并嚴格按照升降級標準所得出的客觀結論,相關數據分析在房價點評網中有所體現,并非空穴來風。作為克而瑞的官方發布平臺,房價點評網在長達一年多的試運行中,已收集、積累了大量樓盤數據并用最先進的數據分析系統對房地產市場趨勢進行研判。恰在上線第三天,及時下調全國樓盤評級,對市場做出了預判。
空方逆襲,大鱷唱衰樓市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易居中國執行總裁、克而瑞信息集團CEO丁祖昱先生就多次公開預測,2014年樓市未必樂觀,一、二線成交量穩中有跌,三、四線成交量普遍看跌,總量下跌的可能遠大于上升,建議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將業績目標適度放低。但當時有人并不認可,年初的拿地狂潮更是沖昏了不少人的頭腦。
隨著一、兩個月的多空之爭結束,到了年中,整體輿論出現了看空一邊倒。從潘石屹、郁亮、宋衛平、孫宏斌等諸多業內名嘴,到吳敬璉、許小年、甘犁、朱大鳴、葉檀、馬光遠、李稻葵等金融專家,都提出不看好房地產市場的論調。而易居克而瑞的同行,中原、同策、世聯、合富輝煌、仲量聯行等房地產咨詢服務公司也都先后根據自家的數據,得出了與丁祖昱一致的觀點。至于摩根大通、瑞銀、野村、中信里昂、高盛等國際知名投行、券商也紛紛對中國樓市表示擔憂。
支持各方表達看空觀點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系列令人憂慮的現象。3月以來,以光耀地產倒閉傳聞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緊張,項目停工、老板跑路新聞不斷;6月27日,上海悅合置業資金斷鏈,牽扯浦發等多家銀行的消息再次引發了市場的唏噓。綠城進一步向融創出讓股權拉開了部分企業的新一輪并購潮。全國多個省市的地方政府也給出了部分城市房地產庫存高壓的報告,顯示各地對調控松綁的迫切要求。
克而瑞認為,此輪市場下行趨勢已相當明確。6月底克而瑞發布的“中住288指數”和“2014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排行榜”,恰好佐證了克而瑞對樓盤降低評級的舉措。丁祖昱表示,選擇此時對全國近千盤進行評級下調,根本是出于對市場負責的態度。
“作為房地產大數據踐行者,克而瑞有義務以各樓盤為基點,還原市場真相。首先是對購房者負責,普通百姓買一套房需傾舉家之力,他們有權利了解所選房子的真實價值;其次是對開發企業負責,無論是評級上調還是下降,都是真實的警示,幫助企業發現自身的優缺點,有了逆耳忠言,開發企業才會更健康成長;再次是對整個房地產行業負責,克而瑞一向客觀公正的報告對市場決策都能起到重要的影響,相信這次也會有重要作用。”丁祖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