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置于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崗位,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相信很多職場新人都有過這樣一段“蘑菇”經歷。不做蘑菇,做大樹,其實很簡單。
怎樣表達最理想?
怎樣表達才最理想呢?當你給上司呈上一份報告書,必然要向他解釋一切,這時你可以在最后表白一番:“記得我以前犯過這樣的錯,幸虧有你指正,我早已明白了犯錯的原因,如今再也難不倒我,多謝你!”上司飄飄然之余,已無形中接受了你要表達的訊息。
變被動為主動
此外,不要永遠被動,應學會主動承擔更多工作。遇到難題,請上司提建議后,仍由自己去解決。但也要明白,上司自有他的工作范圍,切勿事無大小都去請示,顯得自己無能,最好累積數項事情一并與他討論。至于遇到重要的問題,則應和上司在事前商量一下,并定時告訴他工作的進展。
記住,你絕對有權利與上司意見相左,但絕對不能持敵對態度,在尊重老板的前提下發表自己的建議,才能合適地表達自己。
勇敢地表現自己
見了上司就噤若寒蟬,一舉一動都不自然起來,即使工余聚會,也盡量與上司保持一定距離,怕話不投機,硬裝熟絡的話,又恐太扎眼。如此下去,大家的隔閡肯定會愈來愈深,對你實在太不利!
再如,午飯時在餐廳遇到上司,不是主動打招呼,反而匆匆離去,或者索性視若無睹。這樣的做法肯定是擺脫“蘑菇”生涯的一大屏障。
上司和你都是普通人,如果需要與他打交道,應抱著表現自己的心態努力辦好事,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高招。在公共場合碰見上司,不必理會對方是否認識你,大大方方地打個招呼,但不必多說話,以免打擾對方。離去時,也請招呼一聲,這是禮貌,絕非拍馬屁。
學會忍耐與等待
有些上司喜歡對新人來個下馬威,例如對你的工作諸多挑剔,或不動聲色漠視你的努力,你辛苦多天才做好的業務新計劃,他可能看也不看就擱置在一旁;對你呈上的報告書,不立刻給你意見,卻會在老板面前數落一番。
這個時候請先不必發怒,忍耐一下,待事情“冷”下來后,你可以選一次會議結束的機會,單獨找上司談活,直接問他,“老板,與你合作已有一個月,對我有什么批評?多多指教,日后我才不會出錯,延緩項目進度。”如果對方故意為難你、貶低你,令你做些斟茶遞水的工作,老大不愿意的你,當然無法拒絕,可以婉轉地表示:“陳先生,我覺得這些瑣事由實習生做會更妥當。”實在不舒服就三十六計走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