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而言,快樂可能是去度假,可能是擁有金銀珠寶,可能是擁有美滿婚姻,又可能是權傾天下……
可是,對于孩子而言,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都能在他身邊……
感受到愛,就是幸福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能使孩子感覺被接納、有安全感。毫無疑問,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當你向孩子表達愛意時,要讓孩子知道你的愛是無條件的,讓孩子感知你們之間的親密關系,感受親情,而不會產生壓力。
快樂小tips
1.親吻撫摸孩子,并真誠地告訴他:“媽媽愛你!”
尤其是當你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或出差在外幾天不見的時候,這樣做,這樣說會讓孩子知道,你雖然不能常常陪伴他,但是你的愛一直在,你想念他,在乎他;同時你也可以反問孩子:想不想媽媽?經常進行這樣的交流互動,可以讓孩子和自己的關系保持親密。
2.不管多忙多累,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或者,只是單純的隨意玩鬧也是陪伴孩子的好方法。做游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調節孩子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游戲中鍛煉孩子的各方面技能。爸爸媽媽無需在孩子面前一直擺出一副長輩的樣子來,太過嚴肅會讓孩子產生距離感,對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并沒有好處。
安全感是快樂的基石
安全感是孩子生存的基本需要。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平和,能較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則容易不安,情緒波動較大,過分粘人或過分排斥陌生人、陌生環境,不愿意探索身邊的新鮮事物,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造成妨礙。所以父母要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應有的安全感。
快樂小tips:
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一個干凈整潔而又舒適的家當然要比一個亂糟糟的家讓人舒服愜意得多了。除了保持整潔,爸爸媽媽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聲調,如果父母經常大聲講話甚至吵架,都會嚇到孩子,使孩子內心不安。孩子天性喜歡熱鬧,喜歡玩耍,所以可以經常邀請朋友到家里來,這樣熱鬧的氛圍也會感染到孩子,有助于培養孩子樂觀外向的性格。
規矩與快樂可隊并存
孩子的世界就像一張白紙,好奇心驅使著他跌跌撞撞地探索這個世界,一會兒打碎了電視柜上的花瓶,一會兒又被飲水機的開水燙傷了……如果沒有媽媽告訴他什么是可以碰的,什么是不能摸的,他有可能會一直闖禍,不知所措,這樣,孩子的內心會不安,會有挫折感。所以,爸爸媽媽給的指引、規則是相當重要的。
快樂小tips:
給孩子設立“安全線”
告訴孩子,要講禮貌,要主動和客人打招呼;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能打打鬧鬧;告訴孩子自己的原則,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
學習也是快樂經驗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從學走路到學說話,從簡單的單音節發音到一句完整的話,孩子心智能力方面的發展正是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有符合能力的學習機會來學習新的經驗,從而發展完善自己的數理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想象創造力及人格等。接觸新鮮事物,學習新技能會讓孩子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態。
快樂小tips:
1.培養孩子至少一個興趣。和孩子一起繪畫,既能增進和孩子的感情,又能使孩子學會一項技能,在興趣中學習。當孩子能安靜下來,專注于某一件事時,他是內心至少是平靜的。
2.帶孩子到郊外,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清新的空氣,五彩繽紛的花朵,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都會給孩子帶來新鮮感;陪他一起觀察螞蟻搬家,到動物園看各種動物,模仿動物的叫聲等等。這些新鮮奇趣的事物會不斷刺激孩子的大腦,從而心情愉悅。
鼓勵——給生活加油!
鼓勵是親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鼓勵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受到鼓舞,就會保持愉悅的學習心境,這樣學得更快更好。爸爸媽媽要盡量避免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雖然很多時候孩子確實比較笨拙,但這只是孩子身體發育未完全,技巧不熟練而造成的,并非孩子天生愚笨,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耐心地給予鼓勵和正面的指導,千萬不要打擊孩子,要讓孩子維持濃郁的學習興趣。
快樂小tips:
給他一個動手機會
當你正在做家務的時候,也許孩子會躍躍欲試想要幫忙,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雖然他可能會幫倒忙,會把你打掃干凈的地面弄得臟兮兮,可是有什么關系呢?孩子的勞動熱情被打擊了才是應該遺憾的事情。你可以鼓勵孩子幫媽媽把垃圾倒掉,或者只是把掃帚放回原來的地方,并夸獎孩子真能干,為媽媽減輕了負擔,媽媽很高興。孩子得到鼓勵,增強了信心,同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幫助能讓媽媽快樂。
盡量避免負面的評價
不管是對自私刻薄的鄰居,還是電視新聞里不稱職的幼兒園老師,都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橫加指責、批評,否則會給孩子造成壓力,感覺不自在。父母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孩子保持一顆善良、平和的心。至于社會不好的一面,大可等到孩子長大了,可以分辨是非了再慢慢和他說。
有責任和擔當,快樂合延續下去
責任感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是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保障。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并讓孩子了解家庭成員的各自分工,逐漸培養孩子的社會性意識。當孩子明白自己是集體活動中的一個個體,才會有溝通協作的意識,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任意妄為。
快樂小tips:
善心走起來
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比如社區舉辦的垃圾分類比賽,告訴孩子不同的廢品有不同“歸宿”,而如果不分類會造成極大的浪費。通過比賽,孩子可以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也鍛煉動手能力,以及能學會與其他孩子合作,領悟到“社會”的意義、奉獻的精神。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相信孩子會相當快樂的。
你我都做快樂檔模
孩子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模仿的對象”,并以身作則,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你就該努力成為這樣的一個楷模。
快樂小tips:
我們應努力成為一個寬容的,和善的人,自己也得學會尋找快樂,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榜樣。
尊重是重要的快樂元素
別以為孩子還小,沒有獨立意識,便不顧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其實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生命,他和我們成人一樣,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小至孩子對服飾的意見,大至孩子的獨立性、人格,都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孩子只有從爸爸媽媽那里感受到尊重,并學會尊重,他才會去尊重別人。
快樂小tips:
1.與孩子溝通,聽取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2.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友聚會,鼓勵孩子大膽與同齡或者年齡略大一些的伙伴交朋友。與伙伴玩耍,會讓孩子暫時擺脫與成人的相處方式,在平等的交往中學會分享、妥協、合作、競爭,還會發展出新的技巧、興趣。
編后話:
其實讓孩子快樂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作為家長,應該把孩子看作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來對待,然后將心比心,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便怎樣對待你的孩子。相信你和孩子都會愉快地度過人生這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