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今年65歲,患高血壓已經2年了。一個月前,我在去醫院進行復查時,醫生建議我服用鹽酸貝那普利片進行治療。我在服用此藥3天后開始出現干咳的癥狀,在服用止咳糖漿進行治療后病情絲毫不見好轉。請問,我如何應對這種用藥的不良反應?
重慶 李偉
李偉讀者:
在臨床上,可引起干咳的降壓藥主要有兩類: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此類藥物的通用名結尾均為“普利”,如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患者在服用此類藥物后出現咳嗽的幾率高達20%。②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的通用名結尾為“沙坦”,如纈沙坦、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這類降壓藥的藥效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非常接近,但不會導致明顯的干咳癥狀,其誘發干咳的幾率為2%~3%。降壓藥引起的干咳具有以下特點:①多為持續的刺激性干咳,類似喝水嗆著時的咳嗽。②可伴有咽癢、咽部有異物感等局部癥狀。③可在夜間或處于臥位時加重。④可引起惡心、嘔吐。⑤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后發生這種咳嗽的幾率較高。⑥在用藥后一周內出現的幾率最高。高血壓患者的體質各不相同,因此在服用降壓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也不一樣。有些高血壓患者在用藥后出現了干咳的癥狀,但在堅持用藥1~2個月后該癥狀就會消失。有些患者在用藥后會出現長期的干咳。
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后若出現了輕微的干咳,暫時不必更換所服藥物,而應每天多飲一些水或吃些潤喉糖,等待該癥狀自行緩解。若是不能耐受這一不良反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的方案,換用其他種類的降壓藥進行治療。一般來說,患者在停用原來的降壓藥1~2周后,其咳嗽即可不治而愈。若在換藥后咳嗽長期不愈,患者應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看看是否患了咽炎或支氣管炎。
上海 主任醫師 李國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