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青瓷碎片
1986年,簡雅出生于深圳。2009年,23歲的她放棄在深圳優渥的工作到北京發展。她住在一個校友出租屋的客廳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茶葉連鎖公司做產品部職員,一個月2500元薪水。
她以為,只要自己勤奮努力,就能出人頭地。工作沒多久,她有機會接觸一個大項目,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經過三個月努力,她憑借勤奮和智慧為公司拿下項目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很快,被正式升任產品部經理。可煩惱也隨之而來,因升職勢頭太快,又天性單純,讓一些同級同事非常忌憚,甚至上一層管理領導也頗有忌諱,因此,她時常面對種種責難,比如報表有錯誤,發票有問題,被投訴“沒有團隊精神”等。
高強度的工作和艱難的工作環境,讓她在2010年4月因腰椎間盤突出病倒,醫生給她開了兩周的病假。躺在異鄉的硬板床上,她開始想自己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這樣拼命到底為什么?病愈后,最終她選擇了離開那家公司。
辭職后,簡雅便滿北京逛大街,尤其愛去古玩市場之類的地方。有一次,她發現一個攤位上擺賣的全是“青瓷”擺件,店主還給她講起了青瓷歷史:青瓷是我國傳統瓷器的一種,按顏色可分為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唐代越窯,宋代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等,都屬于青瓷系統。這—系統的瓷器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斑斕著稱。
聽著老板的介紹,把玩著“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青瓷,簡雅萬分歡喜,便買了一些擺件回去。此后,她不斷地了解有關青瓷的各種知識。起初,她也像其他人_樣,認為古瓷一旦破損殘缺就沒有什么價值了,可經過一番了解后,她發現破碎的古瓷片也有特殊的價值,可以作為學習鑒定古瓷器的標本,成為初學者的鑒定參考工具。她自己還買了幾箱破碎古瓷片,仔細挑選上面美麗的局部圖案,根據圖案大小,再嵌以純銀制成青瓷首飾,佩戴在身上,別有一番風味。
有一次在北京的同學舉行聚會,她戴著一個青瓷項鏈,一進現場就被女同學詢問在哪里買的。雖然不是昂貴鉆石,但小小的青瓷掛在脖頸上典雅高貴又不失氣場,立刻在“金銀首飾”堆里放出異樣光彩來。
贏得滿場羨慕后,簡雅有了開設一間賣青瓷掛件鋪子的想法。2010年年底,在家人資助下,她在南鑼鼓巷開了第一家鋪子——“青瓷之戀”。店內的裝修是她自己設計的,運用了大量中國元素,比如手繪青花圖案吊燈、綠琉璃瓦隔斷等,雖然簡單,但非常素雅幽靜。
店內出售的是以老瓷片為原材料制作成的飾品。每塊瓷片都有認證,最老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這些舊時的杯盞碗碟雖然打破了,卻被她以另一種方式使用,既有“變廢為寶”的成就感,也有攜帶舊時光的神秘感。
找回千年的美麗
在簡雅看來,古時流傳下來的碎片之中,深藏著幾世輪回的故事。“最終的破碎,記載著歷史的煙云,現在流傳百年,又重現了視覺上的完整,如同重生。”她這樣形容那些配飾。
“青瓷之戀”里的寶貝定價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都是不可再生、獨一無二、絕無重復的限量藝術品。因其完整的時候已經不盡相同,古瓷上的紋飾均為手工繪制,更因為每件古瓷破損的角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以這些古瓷片為載體,創作設計而成的古瓷首飾寶貝,因此也是無法復制,更無法找到一模一樣的了。花樣上有小巧的耳環、戒指,而戒面多是用花鳥、祥云等裝飾圖案點綴而成,大些的項鏈墜、胸針等則多了些設計感。有一副鏈墜截下兩指寬的粉彩“囍”字,鑲嵌在純銀托座里,佐以紅絲線繩,讓整個項鏈透著一團喜氣。
花香自有清風來,小店開張不久,迎來很多女性顧客,只是,她們雖鐘情于青瓷首飾,卻不清楚瓷片蘊含的文化意義。簡雅便在每個首飾邊上配詩一首并附上介紹。
比如:清康熙青花鳳尾草項墜——情到濃時情轉薄。很久以前,鳳尾草就被當做迷戀藥來使用。只要把根莖的汁液讓意中人喝下,就可以抓住對方的心。瓷品淡雅,畫工精細,釉面潤澤,靈動飄逸于胸前,是怎樣的風情呢?又比如:清康熙青花耳墜、項墜套裝——長相思。寶藍色,猶如大海,波濤點點,泛起朵朵思緒。再拿店里一款青瓷項鏈來說吧,瓷片上淡墨勾勒的老者,奮力擺渡的姿態,讓人油然感動。還有一款名為“修竹”的項墜,形狀為細長方形,上面是青花的樹木,標明年代為清嘉慶時期。修竹是店中最為經典的款式之一,戴上后正好扣在女人鎖骨最美的地方。這些首飾的款式是簡雅在考察了國外時尚的首飾后,根據古瓷片的畫面設計成的具有現代時尚美感的首飾。套裝、襯衫、連衣裙甚至牛仔都可以搭配。
如果你想沾點帝王氣,則可以選擇孔雀綠釉手鐲,它是清康熙年間的碗碟瓷片,內外統一的藍綠色可是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可以用的,加之在瓷片上設計的暗刻蓮花,氣場十足,當然,價格也不菲。而如果你喜歡相對復雜的設計,則推薦一款龍鳳呈祥斗彩項鏈,古語道“斗彩無粗作”,吊墜用的是雍正年間的茶碗瓷片,杯底有一條龍,搭配上925純銀制作的精細鳳凰,寓意也相當喜慶。另外,店內不少物件都是送禮的好選擇,比如寓意高官厚祿的青花瓷袖扣、可做母親節禮物的壽字項鏈、能用來做定情信物的白釉首飾盒,既浪漫又有新意。
簡雅經常向店員強調一個理念,就是要奉行中國傳統的經商之道,不論客人走進來是否買東西,都要以相應的禮儀對待,問好,奉茶,介紹文化背景。這已經成了“青瓷之戀”的一大經營特色。店主和店員都精通茶道和茶文化、陶瓷文化,只要有客人走進店里,立刻一杯清茶奉上,如果客人對店里首飾的文化背景有興趣了解,詢問即可,一定會得到詳細透徹的講解。客人感覺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舒適,不需要顧忌最后是不是買這家店的東西。
“青瓷之戀”開業后,因為富有特色的待客之道,簡雅結識了一幫興趣相投的朋友。店里會定期開一些沙龍,大家聚在一起把玩古瓷片,談詩論詞,也談論最近看的書,最近去過的地方,涉及面很廣。聊天不拘話題,很隨性,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路過的行人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凌晨一兩點,“青瓷之戀”的燈還亮著,幾個摯友還在談笑風生,喝茶,品人生。
私人訂制青花記憶
小店經營3年后,在2013年春節前的一次私人聚會上,有朋友向簡雅提起可開網店,青瓷首飾放在網上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簡雅便開始研究網絡電商,每天在論壇上瀏覽經驗帖到凌晨。
經過兩個月籌備,同年3月,簡雅的網店開業了。實體店和網店同步更名為“青花的記憶”。
她在首頁上如此介紹:“古時的畫師們一筆一畫在瓷器細膩的表面描繪勾勒,幻化出美麗的線條和生動的情節,直到靈巧的雙手呈現出精美的作品,直到脆弱的藝術品被王公大臣、才子佳人捧在手心,直到它們化身舊時王謝堂前燕,施施然進入現代尋常百姓家的廚房和客廳……仔細聽,它們是精靈在低語……”
美麗的首飾和詩意的文字,讓簡雅通過網商平臺,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她們都是有靈氣、有涵養的女子,對這些古典的寶貝,充滿了憐惜和疼愛。把寶貝交給她們,傳遞著古人的藝術創作,也傳遞著美好的緣分。
簡雅有一片心愛的古瓷,清代康熙時期皇家御用官窯,畫風嚴謹規矩、畫工精細傳神、畫面飽滿生動,寶相花的紋飾富貴大氣,并透露著皇家的威嚴和神秘,也展現了中國佛教文化中蓮的圣潔高雅。簡雅將其設計制作成了一塊古瓷項墜。上架當晚就被相中拍去,后面的姑娘看到時,已經是錯過的美麗了口
除成品外,簡雅也接受顧客的私人高級訂制,為3000元以上的飾品。她曾經為一位客人花費4個月時間做成一套項鏈,上面24塊小瓷片既要花紋連貫,又要年代相仿才能有著大略相同的顏色和氣質,單找到相似的瓷片就花了她一個多月時間。
喜愛瓷器的男士們也能找到值得買下的珍品:一對鑲嵌著瓷片的袖扣,描繪著抽象且模糊的線條,或是壽字、或是幾片龍鱗;如果想改變—下沉悶的皮帶,也可以選配某件古瓷皮帶扣:活潑的花間飛鳥圖案、芍藥花瓣、桃子圖案……
有網友在購買到首飾后,曾留下評論說:“世事有輪回。瓷土變為瓷器,瓷器成為了瓷片,而瓷片又加工成了瓷首飾,這大概也是一種輪回吧。它們的美,低調、內斂、含蓄,然而又愈品愈香,越釀越醇……”見到這樣美到辭窮的評價,簡雅心滿意足。
簡雅很看好古瓷首飾的前景:古瓷片價格每年在漲,認可度越來越高。殘瓷片根據大小以及保留圖案的完整程度不同,相當于整器價格的4%-15%。正因為古瓷片具有升值空間,瓷片首飾也具有保值的作用。而且不像別的行業,店家不擔心壓貨,貨品還可能越放越值錢。
目前中國元素在國際上很熱,古瓷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雖然古瓷首飾可能不會像金銀、鉆石那樣成為大眾化的飾品,但是因其濃烈的中國元素以及獨特氣質總能吸引住一部分有品位的高端人群。
古代的青花在素白的底子上羞答答地開著,它們自會廣迎遠客,因為有暗香氤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