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公司報到,我又看見了程莉,她親切的微笑一直讓我印象深刻。記得最初來面試的時候,我跨越了半座城市,匆匆趕到,臉上都是汗,還不等我擦拭,程莉已然將幾張面巾紙遞給我,還為我倒了一杯溫水,讓我先緩緩,再面試。
公司分配工作時,我湊巧被安排在程莉帶領的小組,雖然這組的業務量最大,但也是公司的精英隊伍,特別能磨礪新人,我也默默為自己加油打氣,希望能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作為新人的我必須為整組隊員打下手,誰有需要都能差遣我,這時我才知道,所謂的磨礪,原來就是無止境地替別人做數據分析,做文案校對,做檔案整理,完全是瑣碎得不能再瑣碎的事情,這些雜務甚至占用了我大量的休息時間,這樣的日子,足足過了兩個月。
實習期快結束了,我卻特別煩躁,那天要不是程莉陪我加班,我想我會忍不住辭職了。那天組里有兩個項目需要做問卷調查分析報告,辦公桌上散亂著一堆其他前輩交代的瑣事,我的腦子亂成了一鍋粥,而電腦右下方的時間已經過了六點半,工作卻是毫無頭緒,我頓時覺得很迷茫。
不知何時,程莉站在了我的身后:“工作量挺大的吧?沒事,熬熬就過去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現在能扛得住,以后才會輕松點。”說著,她拿過去一疊單子開始整理。
我以為程莉只是興之所至幫我一下,不曾想她竟一直陪我加班到十點半,直到所有的東西都處理完了才離開。回到出租屋后,我對著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原來的辭職念頭悄然從我腦海里抹去。
實習期結束后,我得到了真正任務,但這個任務只能由我獨自完成。幸好之前為其他組員打下手時,我接觸到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所以工作起來還是能有條不紊。但我畢竟是新手,難免會出錯,各種小問題層出不窮,所幸我得到了組員們的幫助,在工作進行中幫我找出問題,讓我一一糾正過來,最后我做出來的方案才不至于有大問題。程莉還幫我把關,將方案仔細推敲了一下,并將不足的細節列舉出來,讓我以后進一步改善。
新產品發布會圓滿完成,我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們的高度認可,成為新晉職員里最閃耀的一顆新星。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很奇怪,在我之后的工作中,組員們不再積極給我出謀劃策,指出意見,程莉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那種體貼入微的關愛也完全沒了影蹤,雖然她還是像以往一樣親切,但總感覺不一樣了。他們態度的變化,成了我的一個心結,卡在喉嚨里,想問卻問不出口。
不過還好有了之前的基礎和磨礪,第二次的任務我開展得雖然磕磕絆絆,但結果并不算太糟糕。
最終我的心結在年終慶功會上被程莉解開了。那天我們組的業績又拿了全公司第一,慶功會上組員們喝了好多酒,微醺的我隨意地提起了藏在心里的疑惑。程莉像個大姐姐似的在我腦袋上輕輕敲了一下,她說:“剛開始是最難熬的階段,當然要扶持幫助,但人的究需要自己成長終完成,所以最難的階段過去了以后,就要采取放養了,不是大家不幫你,而是我們不能縱容這種‘伸手求人’的習慣,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誰能天天幫助別人啊。”程莉的這番話,讓我徹底明白了同事們的轉變。我的確產生過依賴程莉和組員的想法,是他們的態度轉變讓我望而卻步,才有了后來的職場奮斗之路。
程莉的言傳身教,后來我也教給了我的“徒弟”,她是一個大學實習生,工作很努力,但是生活有點窘迫,她向我抱怨平時跟她關系要好的朋友,一旦她開口向朋友們借點錢,他們總是磨磨蹭蹭,很久才肯答應。
“可他們最終還是借錢給你了,還有什么好抱怨的?”
“我覺得平時關系那么好,關鍵時刻不幫我心里難受。我肯定會還的啊!他們根本不用擔心。”
“人家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是正常。”我脫口而出說了這句話。雖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我卻用了好久才明白,不要奢望永遠會有人出手相助,因為這世上根本不存在唾手可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