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馬拉松大爆炸案一共有3名遇難者,其中一名就是年僅23歲的中國留學生,一個特別好看、特別聰明的東北女孩子。她的遇難讓這起爆炸案成了中美兩國共同的痛,讓人感到在美國的不幸中,有我們中國人的血。
當奧巴馬在致辭里提到這個女孩子時,當美國各大衛視播出這個女孩子的照片時,當她的巨幅照片出現在美式足球賽場的大屏幕上時,當上萬人脫帽默哀的時候,人們似乎在說中美兩國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有句詩說得好:“我們緊握彼此的手,是因為一同經歷過悲傷?!?/p>
美國人親眼看到了,中國人來了,來到美利堅的各個角落,和他們一道分享著美國的喜和憂。
制造大爆炸的兄弟倆,在逃跑中搶了一輛奔馳SUV,沒料到車主是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歹徒們心里可能很納悶兒:怎么到哪兒都能撞上中國人?!在他們給車加油的時候,中國車主跳車逃命了,匆忙中把手機落在了車里,而就是這部手機的定位系統,帶領著全副武裝的美國警察找到了這亡命的兄弟倆。要是沒有這部手機的指引,就不可能那么快包圍他們。
美國人親眼看到了:中國人來了,不僅來了,還幫著破了大案。
據媒體報道,歹徒問車主是哪里人,回答:“I am a Chinese(我是中國人)!”歹徒一聽該同志是中國人才沒有對他開槍。美國電視主持人當即調侃:“看來,學會說‘我是中國人’還是很有必要的,關鍵時刻能保命。”
為什么恐怖分子不殺中國人?據美國人分析,中國人喜怒不形于色,在公共場合很少笑,看上去挺恐怖的。
在大爆炸案的當天,美國各大媒體搬出各自的刑事專家在電視上分析案情,其中最惹眼的又是一位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美國神探李昌鈺博士。我當時正在西雅圖的好事多大賣場購物,見到一大幫美國人圍著幾十臺大電視機聽一個中國人分析高壓鍋炸彈的性能和特點。
在那一瞬間,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國人來了”!連美國這么災難的一天,在最主流的電視媒體上、在最黃金的時間段里,出鏡為美國人分析案情的不是白人,不是黑人,不是中東人和印度人,也不是日本人和韓國人,而是操一口標準國語的美籍華裔神探李昌鈺博士。
當我走出大賣場時,身后又傳出西雅圖第7頻道主持人的聲音:“波士頓大學名人輩出,其中包括前華盛頓州州長、前美國商務部部長,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先生……”
中國過去有一句名言,其實在美國也很受用,那就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反恐斗爭就是曠日持久的階級斗爭,是要長期搞的,只要美國還在世界上當惡霸,就永遠會有不怕犧牲的歹徒來恐怖襲擊美國。所以搞階級斗爭,那是必須的。
中國還有句名言,大意是要放手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利用群眾,這次波士頓大爆炸,就是依靠廣大美國群眾,得到了大量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從中找出了恐怖哥的圖像。
敬愛的毛主席說過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泵绹晳T把俄羅斯當假想敵,可是俄羅斯早在2008年就提醒過美國,說這哥兒倆有恐怖分子嫌疑,是敵人會這么幫美國嗎?
美國習慣把中國當假想敵,可是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共患難,最后案子還是中國人幫忙給破的,是敵人會這么幫美國嗎?可見,美國根本分不清敵友。
美國人民心里應該有一本賬:誰在美國最經常打砸搶?是會打籃球的黑人朋友,對吧?
誰在美國最經常販毒吸毒?是白人對吧?連他們自己都低調地自稱“white trash(白色垃圾)”。
誰在美國最喜歡搞“地雷戰”和“游擊戰”?大部分都是來自中東地區的朋友,對吧?
相比之下,我們華僑祖祖輩輩在美國這塊土地上勤勞苦干,不招災、不惹禍,除了偶爾和自己的同胞斗斗心眼兒外,基本上是特別善良的順民。
如果以上分析靠譜,那么美國移民局要多給大規模擁來的中國移民騰地兒,到那時,我想美國才是建國歷史上最和諧的地方。
(選自《北美崔哥:中國人來了》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