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歲的那年夏天,父親買回一個大西瓜,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吃西瓜,覺得真甜。我把瓜籽一粒粒地摳(kōu)出來,放在桌子上。
“如果我把它們埋進土里,會結出一個大西瓜來嗎?”我問父親。
“當然,這跟種韭(jiǔ)菜、小蔥是一個道理。”父親答道。
我高興極了,決定自己種西瓜。家里并不富裕,父親是為了讓我和妹妹解饞降暑才狠心買了一個西瓜。我想,如果自己能種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便在屋后選了一塊空地作為“瓜地”。
埋下瓜子后,我澆了澆水,并且在四周插上了籬笆。
第二天一早,我滿懷期待地去了“瓜地”,覺得瓜籽一定破土而出發芽了,卻發現根本沒有。第三天,第四天,依舊沒看到半片芽……這讓我十分沮喪。
好在,孩子的忘性總是大的,很快,我便忘了種瓜的事。
直到臨近立秋的一個早上,父親突然叫我去瓜地,到那里后我便發現腳下有一大片藤蔓,并且在藤蔓的最中央,赫(hè)然挺立著一顆大西瓜。
“前幾天剛剛結出來的。”父親高興地說。雀躍歡呼是我當時真實的寫照。
當天晚上,父親為這個西瓜舉行了一場慶祝會,把大伯和姑姑都叫了過來。在會上,他不停地夸贊我是一個種瓜能手,以至于我太興奮,居然沒發現西瓜皮上還貼著一個價簽。
從播下種子到結出果實,一個西瓜的成熟之路需要多長時間?父親給出的答案是半個月,他添加了一種叫愛的催熟劑。
潘光賢 摘自《安徽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