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班這節課是語文課。教語文的令狐老師走進教室時,竟然牽著教體育的羅老師的手。
全班同學都笑了。魯非調皮地說:“令狐老師,沒想到你和羅老師的友誼竟然深厚到手拉手來上課!”
“你們不要胡說。”羅老師尷尬(gān gà)地抽出手,卻被令狐老師一把攥(zuàn)住。“媽媽,你不要走!”“媽媽?!”全班同學驚呆了。
“你們聽錯了!”羅老師無奈地說。“媽媽去哪兒,我也要去!”令狐老師不依不饒。
羅老師絕望地喊:“康小夫,救命啊!!”伴隨著他的叫喊,一個穿白大褂(guà)的男孩快步跑來。康小夫是天馬小學有名的“校園神醫”,因為成長在醫學世家,小小年紀已經有了與怪病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康小夫給令狐老師做了檢查,結論卻是一切正常。
為了查清原因,放學后,康小夫前往令狐老師的宿舍。最后得知,令狐老師的發病原因是昨晚誤食了有病的鵝腿,病毒(dú)將“印隨行為”傳染給了令狐老師。而這種“印隨行為”就是指在自然界中,一些剛孵(fū)化的小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會下意識地跟隨它們第一眼見到的移動物體,并認為那就是自己的母親。
“那他這輩子豈(qǐ)不是都要認我做媽?”羅老師快哭了。“我這就動手研制疫(yì)苗。”康小夫說。
經過通宵奮戰,康小夫終于研制出疫苗,他立刻給令狐老師注射。剛打完針,令狐老師就醒了,可他居然開始喊康小夫“媽媽”。看來疫苗研究失敗了。原本令狐老師應該纏住羅老師的,可今天他第一眼看到了康小夫,就轉移目標了。
“那么,明早他醒來后,第一眼看到的若是別人……”羅老師說。“嗯……他會再多一個媽媽。”康小夫無奈極了。
昨天,羅老師被令狐老師連累成為笑柄(bǐng);今天,這個光榮的位置被康小夫取代了。“令狐老師是生病了。”康小夫努力向同學們解釋。但不管他怎么說,大家看見令狐老師纏著康小夫時,還是忍不住要笑。
漸漸地,天馬小學的師生們看到令狐老師時,總要確定他找到了“媽媽”才敢上前接觸……
康小夫是在一個星期后完成新的疫苗研制的。那天正是月考。康小夫一大早就來到學校,想趕在令狐老師醒來之前給他注射。可剛到令狐老師宿舍樓下,他就遇見魯非那幫人,原來他們想自愿成為令狐老師的“媽媽”,好應付今天的考試。
康小夫哭笑不得:“這怎么行!”他想上樓,但被魯非他們阻止了。
“噓,令狐老師下來了!”大家撇(piē)下康小夫,爭先恐后地上前毛遂(suí)自薦。“令狐老師!看我!”“不,先看我!”……
被團團包圍的令狐老師一時不知所措,半晌才看著魯非說:“媽媽!”“噢——”“中獎”的魯非一蹦老高。
考場上,令狐老師背著雙手來回巡邏。魯非悄悄對他打手勢,“媽媽,怎么啦?”令狐老師興奮地湊過來。“噓……”魯非指著一道題,“這個怎么做?”“媽媽,考試不能問別人哦。”令狐老師的笑容仍是甜甜的,“作弊(bì)是壞孩子干的事!”
魯非一頭昏在課桌上。與此同時,康小夫以及那些沒當成“媽媽”的同學一起爆發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