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美麗的文字都不如人生精彩,再精彩的劇本都不如人生般那樣充滿戲劇性。吳冰從信陽的大別山走來,通過自己的創新精神與一股子鉆勁,她在一步步踐行著自己的夢想。夢想,在她身上,是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而路徑,就是永不停歇的創新思維。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傾其一片海,如果你摘一片紅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在2014年第四節豫商她世界年會上,美麗知性的吳冰登上舞臺,一曲《春暖花開》贏得滿堂彩……
她從信陽的大別山走來,一路上波折不斷,但憑借著自己向上的信念,不斷創新的步伐,讓她業績斐然,還收獲著人生的喜悅與平靜。
她是家中的老幺,深受幾個哥哥的疼愛,卻始終保持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即便在職場中最低落時,她也自己默默地扛了下來。
從個人業務經理到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農業路支行行長,她從不依靠“熟人”關系,無論順境與逆境,她卻充滿熱情,不斷向上,從工作到家庭,幸福收獲滿滿。
她也是個停不住的“業務員”,盡管已經是支行行長,她始終稱自己為“首席客戶經理”,并且在業務創新的路上永不停歇。
在信陽固始縣的建設銀行,吳冰開始了她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因為在中介科工作突出,被抽調到信陽市建設銀行工作。那一段時間,吳冰說自己被幸運眷顧,腦子里卻只想著工作,孩子尚小,送到了全托班,自己的私人時間也被壓縮到了最低。
盡管辛苦,但吳冰卻說在信陽市建行工作的那一段時間是自己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建行信陽分行黨委辦公室秘書的工作讓我學到了太多,因為工作的原因我見證了很多銀行決策現場,這對我日后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業務開展等方面都給予了最大的職業財富,即便現在,我依然受益于那一時段的經驗。”
恰逢當年銀行改革,對業務有著一股子鉆勁的她毛遂自薦,參與了分行個人業務部總經理的應聘,通過自己對業務的熟練掌握和創新想法,受到領導的肯定,順利當選。
這一變化,成為她業務創新的開始。
在信陽,2004年每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達上百萬人,吳冰敏銳地發現這些農民工春節返鄉時身帶現金回家很不安全也不方便。“銀行業的發展應該給他們提供最便捷的金融服務和最安全的支付保障。”于是她帶領團隊創新思維,在那個鄉鎮農村信用社還無法實現ATM跨行清算的時代,一項專門針對農民工的“銀信通”業務誕生了。農民工可以使用建行卡實現在沿海打工地區銀行存錢,春節回家在鄉鎮農村信用社享受POS機轉賬取現的便利,并且減免手續費,這項業務創新為信陽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群體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春節旺季期間返鄉農民工在信陽建行各縣支行營業網點排隊開戶,業務發展蒸蒸日上。憑借這個創新,吳冰獲得了當年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的產品創新一等獎。
因為在信陽工作突出,2005年在鄭州攻讀MBA學位的她,被一家股份制銀行的領導看中,當著她的面,給建行的領導打了電話。“吳冰我要了,趕快幫助辦離職手續。”
一個絕好的機會,卻一波三折。
到鄭州工作后,她發現當時的股份制銀行還停留在粗放式增長的時代,感覺自己無法施展拳腳,5個月后,她辭職,準備回到建行鄭州金水支行,就在分行已經準備任命她為個人業務部總經理時,信陽分行卻拒絕了她檔案調動的要求。
自己帶著孩子在鄭州租房,丈夫不在身邊,人生地不熟的她,一個暴雨天,在車里大哭了一場。一個求助電話都沒有,連家人都瞞著,她決定從頭再來。
就這樣,一個在銀行多年的個人業務部總經理坐到了興業銀行基層員工的小隔間里。這是她夢想再起航的地方。吳冰用四個字總結當時的感受——“百感交集”。但成功永遠都留給有能力和夢想的人。就這樣半年一個臺階,吳冰只用了短短3年的時間,就從興業銀行平頂山分行行長助理到鄭州花園路支行的行長,后又調任農業路支行行長至今。
回憶這一路,吳冰說年輕時沖動敢闖,現在卻沉穩歷練。“也許年輕時干的事現在不會去干,現在的我,著眼的是銀行發展的大趨勢,把控的是合規操作和經營風險,永不停歇的是探索業務成功的捷徑。”
目前,吳冰正在和她的團隊創新一套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的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快捷便利地打通了商家——物流——消費者——銀行之間的關系。
靠自己,不懼困難,創新不止,吳冰在她的創新之路上把一只腳踏在現在,另一只腳伸向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