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臺灣的全部印象,還停留在小學入學考試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展示才藝,一向在公共場合害羞緊張的我竟唱了一首《阿里山的姑娘》。25年后,我決定背起背包去探尋這個有著阿里山姑娘的地方,但是我不想去全都是大陸游客的地方,于是我選擇了最能代表臺灣傳統和現代的城市——臺南。
木子:大地的孩子
木子便是這條藝術巷子里比較有名的一家。一進去就看到了一段留言:仔細在巷子內搜尋,你就能找到那能讓你在一天的玩樂結束后,可以悠閑享受古早氣息的地方。木子的確是這種地方,門口便可以看到掛著的木頭招牌,上面寫著展場、手作、設計、攝影、雜貨、茶、書。一進門是個小玄關,鞋子隨意的散落,抬頭往上一看是直達天空的天井。屋里面有四、五個人隨意的聊天,看到我后熱情地招呼我隨意參觀,我便脫鞋進去隨意在里面轉悠。屋里面擺放著舊舊的木頭柜子和長椅,好像回到了小時后的外婆家,大間正在做著小型展覽,往里面走可以看到手作飾品、明信片、書和復古家電。最里面是一些原創的服裝服飾。店主堅持環保和原創的理念,基本上所有材質皆為環保的純棉系列。看著這些布衣似乎能聞到新鮮泥土的氣息,難怪木子自稱為大地的孩子。在這里我看到一種對自然卑謙、尊敬的態度。
二手書店:靜謐的態度讓人難忘
從神農街出來后,又去了孔廟附近的南門街,沿街有一排小店,其中我被一家書店吸引,要知道,在大陸,別說二手書店,有多少歷史的老書店都紛紛關門了事,就連很火的“光合作用”也難逃倒閉的命運。而臺南卻有著無數的書店,到臺南二手書店也是不可不看的。輕輕打開門,里面靜謐極了。書籍分門別列地排好,人們安靜地或站或坐在角落中捧著書在看,空氣中飄著若有若無的輕音樂。在這里,好似時光停止了一般,和外面馬路上的喧囂徹底隔離開來。想著我們的書店一般都是成功學、厚黑學之類的暢銷書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文學類書籍都被打入冷宮沾滿厚厚的灰塵,空氣中也充滿了浮躁喧囂,在這個亂世,還有幾個人守的住寂寞和寧靜,可以踏下心來認真的讀書呢?
樹屋:驗證了樹與屋共生的傳奇
第二日,yiliang熱心地帶我去了媽祖廟,赤坎樓、安平古堡,可惜我的歷史太爛,所以興趣也沒有那么濃厚。倒是安平區的樹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里還是yiliang的英國室友推薦的,其實yiliang也沒有來過,所以樹屋便作為我們共同的探險之旅。
臺南安平樹屋曾因為荒廢多時,讓臺南安平人一度稱之為鬼屋,現在卻成為安平觀光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yiliang說尤其到了夏天,這里更有遮涼避暑的功效。當我看到它的時候,發現它竟然與電影《古墓麗影》中的拍攝場景——吳哥窟的塔普倫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不及它壯觀,但是樹屋自有它的柔美,畢竟臺南就是一座小清新城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