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南海麻煩不斷:越、菲在前挑事,美國居后挑唆支持,日、印乘機趟渾水,東盟左右為難且無力掌控局勢。可以說,搞亂南海是個別國家進行利益交換的籌碼,也是美國離間中國與東盟關系,從而加強對南海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時還是日印等域外大國牽制中國的戰略舉措。
美軍偵察南海或將變本加厲
早在在2010年,奧巴馬政府就宣告南海位于美國“國家利益”區域內。2011年,奧巴馬政府提出“外交和軍事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等人公開抨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并力圖將南海主權爭端國際化。自那以后,原本就在南海主權爭端中持較強硬立場的菲律賓和越南變得更加“主動”。
為了實現“重返亞太”戰略,美國繼與菲律賓簽署協議之后,今年8月又與澳大利亞簽了一項有效期為25年的軍力部署協議,有意將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基地打造成“第二個關島”。
日前,美國海軍最高負責人格林納特又爆出猛料,聲稱“馬來西亞主動招徠美國先進的P-8偵察機進駐監視南海”,但其發言人之后又部分“澄清”,不過,吉隆坡對是否邀請美國偵察機則三緘其口。
今年8月18日,美軍P-8A反潛偵察機在距海南島220千米的南海海域實施“抵近偵察”,并釋放聲吶浮標。遭到解放軍殲-11戰機的“驚險攔截”,引起廣泛關注。其實,美軍偵察機無視中國強烈反對,常年抵近中國近海進行偵察,多次引發摩擦,最嚴重的莫過于2001年4月的“南海撞機事件”。此事件曾導致中美兩國關系長期陷入低谷。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海軍于8月22日宣布將第二個航母戰斗群部署到太平洋。這個航母戰斗群以“卡爾·文森號”號航母為首,有約48架F-18E/F戰斗機。這意味著該航母戰斗機的“超級大黃蜂”戰斗機會在南海地區為P-8A海上巡邏偵察機護航。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之所以冒這么大的風險“抵近偵察”南海,表明其對摸清解放軍南海軍事實力相當迫切。尤其近來,美媒關于“中國三亞潛艇洞庫”、“海南航母基地”之類猜測曝光后,再加上F-18戰斗機的“壯膽”,美軍這種“危險游戲”很可能還將繼續。
此外,美國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拿下”美國國會兩院之后,黨內鷹派已經為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更加強硬的軍事政策做好了準備。在對華問題上,美國國會很可能變得更狠更尖刻,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就提出,要在南海“挑戰”中國的“侵擾”。
日本插手南海走向前臺
日本一直想在東亞地區發揮主導作用。日本認為南海問題與其國家利益相關,也希望利用南海對中國進行戰略牽制。于是,日本采取了借助美國,拉攏東盟,牽制中國的戰略。近年來,日本防衛省不斷撥款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支持,目的在于提升東南亞各國的軍事應對能力,為相關國家在南海問題中對抗中國鼓勁兒加油。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曾對2015年的日本安全環境做出預測,認為“中國將成為經濟、軍事和政治大國”,并對馬六甲海峽至巴士海峽的海上航道構成威脅,南中國海有可能變成“中國海”,將極大威脅到日本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因此,日本希望南海問題久拖不決,航運安全事端此起彼伏,最終只得交由聯合國派維和部隊介入。
為此,日本將南海作為其謀求對華戰略優勢的一個著力點。日本軍事力量近年頻繁以打擊海盜、抗震救災、聯合軍演等名義出沒在南海周邊。上月底,美日菲三國剛剛在南海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海上軍事演習,而日本政府表示還將提供10艘巡邏艇給菲律賓,以強化菲律賓所謂保衛領海的能力。2014年7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訪越時表示,日方確認加強對越南海洋安全的“援助”,日本明確表示要向越南出口先進的海上巡邏船,助越南政府進一步開發南海。這被視為安倍政府宣布正式插手中國南海事務。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插手南海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把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推向前臺,支持其明火執仗地同中國作對,轉嫁其在東北亞地區面臨的外交壓力。安倍想通過煽風點火拉攏南海諸國形成反華包圍圈,讓中國兩線受敵,以便圖利日本。
印軍方揚言派軍艦赴南海
本來作為“局外人”的印度近來也表現對南海問題的關切,不斷加強與越南軍事合作,將越南作為印度“向東看”戰略的重要支柱。
上月28日,印度總理莫迪與到訪的越南總理阮晉勇舉行會談,其中最重要的議題是印度將向越南出售4艘海軍巡邏船。路透社評述稱,這是近年來印度向越南的第一次重大軍事轉讓。越南一直希望能獲得新型的巡邏船,以加強對其海岸和某些“軍事基地”的監測。過去10年間,印度和越南不斷強化軍事合作。印度現正向越南船員提供潛艇訓練,可能還將訓練越南飛行員駕駛“蘇霍伊”型戰斗機。
印度軍方滲透南海的野心,近年來也逐漸顯現。印度的海軍總司令喬希曾強硬表態稱:“必要時印度海軍將介入南海爭端,甚至派遣軍隊。”今年8月5日,有“抗衡中國的王牌”之稱的印度“什瓦利克”號導彈護衛艦訪問越南北部港口城市海防市,被一些印度媒體鼓吹為,印度軍艦駛入南中國海爭議海域是一次“勇敢舉動”。
顯而易見,美日印武裝力量相繼介入南海,勢必會讓南海局勢更加復雜化,解放軍有必要做好充分準備。
(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