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天,阿夫薩爾·米亞離開位于孟加拉國南部代格納夫附近的家去找工作,出門前他對母親說:“我晚上就回來了。”但是,他再也沒有回來。
當米亞到代格納夫郊區的一座房子里報到時,一男子給了他一杯水。很快,他的眼皮就抬不起來了,并開始頭暈目眩。醒來后,周圍一片漆黑。他已經完全沒有時間概念了。兩名孟加拉國男子隨后強迫他和另外7人登上一艘小船。20歲的米亞說:“我的手被綁著,眼睛也被蒙著。”
小船在夜色中前行,駛向停泊在遠離海岸的一艘大船。米亞被帶槍的守衛扔進了一個黑暗、擁擠的牢房。他和他的難友靠少許的食物和臟水茍且活著。
大船最終駛向了泰國,路透社去年曾報道過,泰國的販賣人口團伙在條件艱苦的叢林營地里關押著數千人,直到他們的親屬支付贖金才釋放他們。
幸存者的證詞顯示,亞洲最繁忙的人口販賣路線之一已經改變了以往的策略。過去,證據顯示,大多數人都是自愿登上走私船只的。現在,人們被綁架或誘騙到船上,然后,他們被帶到停泊在孟加拉國海上邊界線外面一點點的國際海域的大船上。
米亞說,他們被關押在幾乎完全黑暗的地方,守衛經常拿鞭子抽打他們。來自另外一艘船的兩名男子說,他們被迫以蹲坐的姿勢坐在地上,艙口只有在把死尸搬出去的時候才會打開。
據兩名泰國軍官說,米亞和另外80人被拋棄在一座偏僻小島上,他們沒有食物和淡水,身體嚴重脫水。這兩名軍官參與了攀牙島的營救行動,該島就位于旅游勝地普吉島北部一點。“他們的狀況超出了人類所能承受的程度。一些人病了,還有很多人已瘦得皮包骨頭。他們在靠吃樹葉維生”。關押米亞的船在他們登船4天后駛向泰國海域。其他受害者說,他們在停靠于孟加拉灣的船上呆了6個星期才離開。在行程的絕大多數時間里,他們都被迫蹲坐著,有時候,他們的手腳還被綁著。守衛經常用樹枝打他們,或用風扇皮帶抽打他們。每天的食物就是一把米或干脆什么都沒有。
據泰國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說,自10月11日以來,他們在攀牙島找到了約130多名受害者——大多數是孟加拉國人,也有來自緬甸西部無國籍的穆斯林。
孟加拉國海岸警衛隊表示,他們知道就在本國海域外面潛伏著人口販賣船只,但攔截它們并不容易。阿什克·馬哈茂德少校說:“在夜里,他們進入我們的海域,接了人后再越過邊界線回到公海。很難在海上識別出這些船只。”泰國皇家海軍也表示,他們知道有人被關押在遠離海岸的船上。泰國皇家海軍發言人海軍少將迪烏蓬說:“事實是,他們利用漁船來運送被販賣者,把人藏在底艙,從而使販奴船從表面看起來像是商業漁船。”
過去,來自緬甸和孟加拉國的許多一無所有的穆斯林總是自愿登上當地的漁船,然后穿越孟加拉灣,希望能夠前往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馬來西亞。在那里,他們可能會找到工作。偷渡與販賣人口不同,偷渡是參與者的自愿行為,而販賣人口則是被迫的。
記錄東南亞人權狀況的“鞏固人權組織”的負責人馬修·史密斯說,用來販賣人口的船變得越來越大,因為生意越來越好,人口販賣團伙總是能夠逃脫懲罰。
2013年路透社記者進行的一系列調查披露了泰國當局的一些人在羅興亞地區的人口販賣問題上與人販子串通一氣的內幕。6月份,泰國在美國國務院世界上最嚴重的人口販賣中心的年度排名上被下調至最低一級,與中非共和國排在一組。同月,泰國軍方宣稱,要“打擊和預防人口販賣”。5個月后,據兩個最近逃離叢林營地的受害者和一名人口販子說,在靠近馬來西亞的偏僻山區仍關押著數千人。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