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的《超級女聲》到今年仍大熱的《中國好聲音》,過去10年,各級衛視的幾百檔選秀節目,至少吸引了幾百萬人次參與。然而,幸運兒寥寥,風光漸弱后,有人始終到走不出舞臺、掌聲構筑的夢境……
不比賽,我寧愿瘋掉 2006年年5月,湖南衛視《閃亮新主播》長沙賽區海選,16歲的婁底女孩楊蕊報了名。
盡管表現得不太好,但楊蕊賽后找到主持人仇曉,得到了她的鼓勵。這讓楊蕊信心倍增,開始積極報名國內的各項選秀比賽。
楊蕊的成績下滑得很迅速。父母開始反對楊蕊的明星夢。楊蕊因此絕食、打砸東西、撕課本,怎么叛逆怎么來。直到她咆哮著喊出“你們不讓我比賽,我寧愿瘋掉”。
2008年,楊蕊選擇參加藝考,但次年她通過了專業考試,卻沒通過文化考試。在家封閉多日,楊蕊竟真瘋了。“不是想著自己入圍比賽,就是說要去大學上專業課。有時候還會突然在家里來個即興主持!”感到情況不妙,楊蕊媽媽將女兒送進醫院。經過檢查,楊蕊被診斷為重度精神分裂癥。2013年10月,楊蕊出院回家。但此后每天早晨7時不到,小區內總會響起一陣奇怪的女聲。鄰居們都已經習慣了:“那可憐的姑娘瘋了!”整天以為自己是主持人,要練習發聲。
我若不行,女兒接著上 2004年,17歲的許晚晴在長沙市財經職業中專學校就讀,她參加了《超級女聲》的海選。雖然當時即被淘汰,但海選的鏡頭還是出現在電社里,她因此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
從此,許晚晴頻繁參加各種選秀。父母認為明星夢不務正業,不過遠在廣州務工的哥哥每月會贊助她一些錢。盡管參加過百余場選秀,許晚晴卻過著“一天吃2個饅頭,睡最便宜的青年旅社”的生活。2010年年底,她甚至被冒牌的“青年歌手大賽”騙去500元錢。
2011年,許晚晴匆匆嫁人。次年有了女兒。“我的婚姻更像是為了父母而完成的任務。如今結了婚生了孩子,他們就沒法再阻止我追求夢想了。”很快,許晚晴又興沖沖地投入到了選秀中。“報名了10個節目,9個因為我已婚而拒絕。”而唯一對許晚晴敞開大門的,是要帶著孩子一起參加的親子節目。
選秀多年,許晚晴有“淡出”:“交給女兒吧!以后會讓她學聲樂,從小積累舞臺經驗。我做不到的,讓我女兒來完成!”
“不紅就死”成心魔 2011年10月3日,25歲的選秀歌手許陽麗(藝名“艾菲”)燒炭自殺,死前,許陽麗曾向朋友提及《超級女聲》冠軍段林希,同樣初中畢業,同樣是夜場歌手,同樣參加選秀。她沒想通,似乎也來不及去想,為什么結局會如此不同。不紅即死,成了女孩的最終決定。
事實上,關于選秀節目給選手帶來的種種“后遺癥”,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我們并不反對追求夢想,但這世上畢竟只有一個李宇春。短暫的風光之后,都要重新過回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家長和老師們,應該對孩子們作出引導,讓他們分清夢想與虛幻的界線。摘自《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