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位一體”核威懾機制的一角,陸基彈道導彈在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漸趨邊緣化。低落的士氣與頻頻曝光的丑聞,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圍繞其存在價值的爭議。
“終極王牌”從未出過手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空軍負責陸基彈道導彈的官員,近年來不止一次哀嘆部隊內部的“腐化墮落”。一項針對該部隊進行的獨立評估發(fā)現(xiàn),導彈控制人員普遍存在“身心俱疲”的跡象。美聯(lián)社稱,4名“民兵”-3導彈發(fā)射人員曾違反安全規(guī)定,讓通往地下指揮所的防爆門敞開著,還有一名控制員在崗位上蒙頭大睡。
美國空軍現(xiàn)有3個陸基彈道導彈聯(lián)隊,隸屬于第20航空隊,指揮所位于懷俄明州的沃倫空軍基地,自2009年12月起歸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管轄,現(xiàn)在仍有450枚導彈處于最高戒備狀態(tài),時刻聽從美國總統(tǒng)指揮。
陸基彈道導彈號稱美國的“終極王牌”之一,但這張牌從未出過手。有人認為,這種武器不過是老古董罷了。
現(xiàn)任防長也是“唱衰派”
由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特性決定,只要美國領導人仍將其置于“可隨時發(fā)射”的狀態(tài),核導彈的處置和維護就必須一絲不茍、慎之又慎。財政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評估認為,根據目前的計劃,戰(zhàn)略核力量在未來10年內將花費五角大樓1320億美元,陸基彈道導彈部隊就占去200億美元;尚未納入其中的,還包括未來10年間指揮和控制全部核力量所需的通信及其他系統(tǒng)的開支,約560億美元。
不少人對這些導彈的價值心存質疑,其中包括現(xiàn)任美國防長查克·哈格爾。2012年,尚未取得官職的他為一份報告背書,后者概述了逐步淘汰核武器的流程,首當其沖的便是陸基彈道導彈。報告稱,這類武器在核威懾方面“失去了中樞效用”。
“三位一體”格局或生變
目前,構成美國“三位一體”戰(zhàn)略核力量的除了陸基洲際導彈,還有部署在戰(zhàn)略核潛艇上的288枚海基彈道導彈,60架執(zhí)行戰(zhàn)備任務的轟炸機及其運載的核武器。據稱,這樣的“組合拳”能讓任何潛在的敵人相信:跟美國打核戰(zhàn)爭只會失多贏少。冷戰(zhàn)時期,人們對世界末日的恐懼始終存在,因此,類似的說辭被普遍認可。
然而,這些畢竟已成為過眼煙云。“相對而言,盡管貴為‘三位一體’之一,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重要性日漸降低,何況,它應對未來安全挑戰(zhàn)的有效性有待商榷,”埃文·布萊登·蒙哥馬利在《評估美國戰(zhàn)略核力量的未來》中寫道。
這份報告,對陸基導彈部隊的“戰(zhàn)略意義”提出質疑。其中一點是:這些導彈必須飛越俄羅斯才能打擊東亞和中東的潛在目標,莫斯科可能會誤以為美國是在攻擊其本土而還擊。盡管如此,蒙哥馬利認為洲際彈道導彈不應被淘汰。
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教授湯姆·尼科爾斯則預測,未來幾年,美國可能會將已部署的核彈頭數量從現(xiàn)在的1700枚削減至“數百枚”;五角大樓應考慮讓部分導彈解除高度戒備,即不再處于隨時可以點火升空的狀態(tài)。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