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但征地、拆遷問題仍沒有找到全盤解決的頂層設計。每當中國人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時,就會習慣性地想到國際慣例。而美國是國際慣例中的典范。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有個老太婆叫伊迪絲·梅斯菲爾德,居住在該市巴拉德西北一所小房里。2007年,開發商要建商業大樓,在老太婆那里碰了釘子。老人家的房產市值8000美元,開發商價開到12萬美元,但她不為所動。最終,開發商知難而退,讓商業大樓凹進一塊,老太婆仍住在她8000美元的房子里。
美國的經驗是兩條,一是商業拆遷和政府拆遷要嚴格區分,二是補償必須按市場價格落實。為了解決公共利益界定的難題,美國要求每一起政府征地案必須由當地議會決定是否為公共利益。而根據中國現實國情,不可能照搬美國做法。于是,如何界定是政府拆遷還是商業拆遷,就成了大難題。中國的事需要中國智慧、中國辦法來解決。摘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