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眾多情報機構中,“軍事情報局”是派遣間諜的主力?!败娗榫帧钡那吧砑词Y介石統潔時期大名鼎鼎的“軍統”。直至今日,“軍情局”仍是對大陸情報工作的首要部門,幾十年來大陸的臺諜事件,幾乎都與其有關。
上世紀50~70年代,除了在沿海地區襲擾外,臺灣情報部門也派遣特務深入大陸進行間諜活動。臺灣向大陸派遣間諜人數不少,但暴力突擊行動收效甚微。丁渝洲(曾任臺當局“軍情局”局長、“國安局”局長)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透露,“這一行動終因‘同志’受損太多”,至上世紀70年代末戛然而止。但是,“軍情局”派遣情報員赴大陸搜集情報的工作并未停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海峽兩岸交往日益增多,臺灣“軍情局”亦不失時機地改變了自己的策略,其工作重心由暗殺等轉為“心戰、策反、煽動”。光在1985年,大陸截獲臺灣情報部門從香港、日本、美國寄到大陸院校的“心戰”宣傳品就達600多件。
外圍諜報人員被吸收進“軍情局”并源源不斷地派赴大陸,他們或以參觀、旅游、探親的名義短期搜羅情報,或以商人身份出入大陸,表面從事商業活動,實則從事間諜行動。
這些諜報人員往往不是“軍情局”編制內間諜,也沒有經過專業的情報訓練,臺灣前情報部門副處長陳虎門在接受采訪時說,當時工作人員廣泛地從士農工商中選擇,“只要有意愿肯冒險,肯為臺灣做事就行”。
實際上,一些人是“被迫”成為臺灣間諜的。谷正文就曾在臺灣雜志《獨家報道》上爆料,臺灣著名歌星鄧麗君是臺灣國民黨“國家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工作人員,隸屬于“臺灣國家安全局”第三處。當年,15歲的鄧麗君因需要去新加坡演出向臺灣有關部門提出出境申請,但臺當局以批準出境演出為交換條件,要求她進行情報工作。
《國際先驅導報》曾報道,香港商人姜建國也是在“軍情局”的威逼利誘下成為兼職“間諜”的。但僅過了一年,他便被大陸國安部門抓獲而鋃鐺入獄。像姜建國這樣的“門外漢”間諜不是個例。2003年~2005年,在大陸“失事”的情報員,有些就是像他這樣的“編外間諜”。這些“編外人員”可以隨時被犧牲掉,在臺灣情報人員的名單上,也幾乎不會被提起。摘自《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