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6日,毛澤東和中共瀏陽縣委書記潘心源、安源俱樂部黨員易子義從安源出發去銅鼓指揮秋收暴動。毛澤東化名為安源煤礦采購員張先生,易子義改名為易紹欽。他們抄小路到了張家坊。
第二天一早,他們正在客店吃早餐時,卻遭到了團丁的盤查。
“我們是安源煤礦的采購員,吃完飯準備去銅鼓采購夏布、桐油。”毛澤東抬頭瞥了團丁一眼,鎮定自若地答道。
“有證件嗎?”另一個團丁跟著盤問。
“有。”毛澤東從口袋里掏出證明信遞過去,“你看!是礦上的證明。”
幾個團丁湊在一起,左看右看,沒什么破綻。這時,進來一個小頭目,指揮團丁們要把毛澤東一行的帶到民團總部去審問。此時外面還有十幾個團丁抓了不少“共黨嫌疑犯”。
剛開始團丁們盯得很緊,走了一段后就有所放松。毛澤東趁著團丁吸煙借火的工夫,急步走近潘心源,輕聲地問:“錢好拿出來嗎?”
潘心源回答:“捆在袋子里面,一下子拿不出來。”
“也罷!看機會再逃。”毛澤東悄悄地對潘心源說。其實,他身上還有些錢,只是想與潘心源通報一下“逃跑”的信息。
毛澤東故意放慢腳步,走在了隊尾,而且不時把手伸進口袋,把袋子里幾塊銀元弄得叮當直響。這時,他身邊的團丁眼睛睜大了許多,并有意靠近毛澤東。毛澤東看是時候了,側過身去問團丁:“大哥,尊姓大名,家境如何?”
團丁朝前面看了看,壓低聲音說:“本人姓黃,家里五口人,靠我掙幾塊賣命錢過活……”
毛澤東從口袋里掏出兩塊銀元塞給他說:“黃大哥,這點錢,莫要嫌棄,有空去買碗茶喝。”
團丁接過銀元,迅速地放進貼身的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