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SSD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它率先采用的美光16nm MLC NAND閃存顆粒。按照官方的透露,這款16nm閃存顆粒在當前產業內MLC中擁有單位面積最大的容量和最低的成本,每塊晶圓可以產出近6TB閃存容量。聽明白了么?低成本、高容量哦!這不正是咱們夢寐以求的么?
除了制造工藝的精進,此次亮相的MX100也將主控換成了Marvell 88SS9189(八通道),和之前的M550系列產品相同,因而其性能也會接近M550的表現。而我們都知道,SSD的性能很大程度上與閃存顆粒的數量有關,顆粒越多,并行越寬,所得到的數據寫入性能也就更優越。因此在MX100系列家族中,512GB容量款,由于使用了32顆閃存顆粒,可以充分發揮并行寫入性能,因此讀取和寫入性能分別可以達到550MB/s和500MB/s標稱指標。而閃存顆粒少一半(16顆)的256GB款,寫入性能則會明顯降低,持續寫入速度僅為330MB/s。再到只有8顆閃存的128GB款,持續寫入就只剩下150MB/s了。所以,該怎么選,你懂的!
在我們實際測試中,也能明確感覺到,SATA 6Gbps的固態硬盤,在持續讀寫性能上已逐漸接近理論性能的極限了。比如這款MX100 512GB,實際測試持續讀取的性能,已經超過520MB/s,和此前我們測試過的M550完全一致,也與官方公布的理論值,比較接近了。而在持續寫入速度方面,其實測性能也達到了500MB/s,表現也與M550相同,這也再次證實,其主控確實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隨機讀/寫響應時間方面,MX100的實測表現也與M550相似,基本處于同類產品的中上游水平。
當今SSD性能上的局限,主要還是在主控芯片和固件優化方面,當然也與SATA接口一定的有關。而在這些技術有比較實質性突破之前,我們也不要再多主流SSD的存儲性能有太過高的奢求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制造工藝的不斷精進,的確給我們提供了更大SSD存儲容量、更低功耗/發熱量和更低存儲單價的想象空間。而這一點,也許正是近期市場對SSD的需求所在。所以,讓我們一起激動地來迎接16nm SSD時代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