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專家》網站日前刊文稱,自去年中國成功試射能打到美國任何地方的分彈頭固體燃料機動洲際彈道導彈之后,世界上就開始流傳說,北京現在已擁有強大的核遏制手段,美國今后對亞洲龍的新地位不可小視。但文章稱,北京還未能建立起陸海空核三位一體,也不具備足夠有效擊中目標的核武庫。
文章指出,中國“東風”-31機動導彈射程近8000公里,勉強能打到美國西海岸陸地上的一些城市。中國首個真正具有核遏制能力的導彈是“東風”-31-A。它是機動式的,射程近1.1萬公里。但中國這種導彈不多,而美國這種導彈有近2000枚。中國全部洲際導彈數十枚,但它們無法對美構成重大威脅。以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的技術為基礎,中國啟動了“東風”-41重型固體燃料導彈的研制計劃。其射程近1.4萬公里,能攜帶10枚彈頭。但該導彈至少要20年后才能列入戰斗值班,這是中國導彈研究計劃發展史告訴人們的:自首次發射到實際部署需要20-30年。
而且,在傳統的核三位一體中——導彈部隊、潛艇和戰略航空兵——中國只建立起了一種。中國開始建造新一代核潛艇,其裝備的新型導彈射程超過了8000公里,這是094型潛艇。據五角大樓評估,其技術性能只相當于蘇聯70年代初的潛艇。噪音水平為第二代,俄、美現在已到了第五代,且這種潛艇目前還未建成,首艇至少要5年以后才能建成。因此,在海上核遏制領域,中國無法對美構成嚴重威脅。
至于航空兵,這方面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核武器運載工具目前使用的是“圖”-16型落伍的轟炸機。(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