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國防部基本每年的經費有超過60%支付給承包商。從軍需、武器研發與制造到關系吃喝拉撒的后勤服務,私人承包商的身影無處不在。
歷史悠久的“國防外包” 在美國,國防業務外包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美國建國之前。早在獨立戰爭期間,就有很多小販一路跟隨著“大陸軍”提供各種后勤服務,這可被視為當今美國國防業務外包的雛形。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冷戰的進行,國防承包商的業務由過去的后勤領域發展到了裝備制造與技術支持方面。
9·11事件后,美軍的業務外包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此時承包商不僅僅是承擔類似廚師、建筑工等后勤角色,或是提供裝備維護、技術支援的工程師角色,而是拿起武器開始代理包括軍事訓練、情報收集乃至于部分防衛業務。例如在伊拉克,黑水公司、戴恩國際、三蓬等公司承擔了包括訓練士兵、營區安保,甚至審訊與情報收集任務。
美軍為何青睞業務外包?美軍之所以如此青睞業務外包,主要還是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美軍大部分的訂單都是在高度專業與充分競爭的市場化環境下簽訂的。從2012年的數據來看,57%的外包訂單都是通過招標簽訂。其實不僅僅是美軍,尋求業務外包已經成為整個聯邦政府提高運作效率的普遍方法。
美國國防部認為,在后勤與武器研發領域進行的防務承包,大概能節約20%到39%的費用。據估計,從1997財年到2005財年,防務承包至少節約了90億美元的軍費。國防業務外包無論對承包商還是對軍隊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摘自《讀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