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星條旗報》報道,21世紀頭一個10年,美國陸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風光無限。然而風水輪流轉,2010年以后,隨著“亞太再平衡”戰略登場,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成為華盛頓心頭最愛,以應對愈發強大的中國?!斑吘壔敝畱n,迫使美國陸軍大刀闊斧地轉變角色,以求在新形勢下重新贏得決策層的支持。不過在此之前,它得先和本國海軍陸戰隊展開“PK”。
新司令的新“戰斗” 近3年來,隨著五角大樓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太平洋西岸,擔心遭到冷落的美國陸軍試圖在新戰略中分一杯羹,由此卷入了繼阿富汗和伊拉克后的又一場“戰斗”,對手則變成了本國的海軍陸戰隊??紤]到在朝鮮半島以外的任何地方發生大規模陸戰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文森特·布魯克斯上將接管太平洋陸軍司令部(以下簡稱“太陸司”)后,急欲打造一支更加靈活高效的力量,以應對小規模沖突、孤立的侵略行為和自然災害。
陸軍的各種動作讓海軍陸戰隊頗為不悅?!八麄儯戃姡┰噲D在太平洋創建第二支海軍陸戰隊,這是一支國家不需要的部隊?!焙\婈憫痍牭囊晃粚㈩I稱。
美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的“內訌”不可小覷。布魯克斯等一旦成功,就能獲得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部分解釋權,海軍陸戰隊必然因此受到排擠。反之,若此計不成,陸軍多半會淪為下一輪裁軍的頭號犧牲品(現已確定到2017年將從54萬人減至49萬人)。
五角大樓移情別戀? 如果讓時光倒流半個世紀,彼時的亞洲還是美國陸軍的主場。直到上世紀70年代,陸軍將重心轉向西歐,才把“保衛亞洲”的擔子扔給了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
起初,亞太美軍日趨拉大的兵種實力差距并未讓陸軍高層感到危險,后者認為亞洲遠沒有中東那么重要,而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還有仗要打。事實上,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陸軍的人員密集型反叛亂策略,確實很對五角大樓的胃口。
奧巴馬政府將戰略重心東移后,情況急轉直下。前防長羅伯特·蓋茨在任期間拋出的“空海一體戰”學說,要求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發揮帶頭作用。該戰略認為,東亞不太可能爆發持久的地面戰;相反,美國應有能力依靠空軍的隱形戰斗轟炸機、海軍的瀕海戰斗艦和海軍陸戰隊化解危機。
沉迷于中東戰事的陸軍最初沒有理會“空海一體戰”,其御用戰略家依然相信下一場戰爭最可能發生在中東,并提出“戰略地面部隊”概念,認為強大的步兵和裝甲部隊才符合國家利益。但白宮和五角大樓始終不為所動,時間久了,擔憂情緒開始在陸軍中悄然蔓延。
先天不足,轉型艱難 盡管太平洋總部常年由海軍上將掌舵,陸軍官員堅稱,一位陸軍上將能跟某些亞洲大國的軍隊高層走得更近。如布魯克斯所言,“同為陸軍指揮官,彼此容易達成共識?!?/p>
話雖如此,但無論準備多充分,“路途遠,腳力慢”始終是陸軍面臨的難題。
回想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海軍陸戰隊曾屯兵沙漠,遠離海洋,和陸軍一道摸爬滾打。如今“主客易位”,布魯克斯有些感慨?!拔乙恢毕M爠e人說,海軍陸戰隊和陸軍有很多共同點。不過老實講,我們有不少東西無法與他們相比——缺少高級攻擊直升機、小型無人偵察機以及醫療后送機組。我們正尋求互補,在太平洋還有很多事情可做?!闭浴肚嗄陞⒖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