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貔貅坐鎮,店內關公催運,藏香縈繞斗室,“開光”物品撐滿櫥窗……記者近日在廣西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等地一些連鎖助運飾品店看到,部分“風水助運”從業者以幫顧客分析運程、助人趨吉避兇為名,高價兜售“開光”風水飾品,謀取高額利潤。
風水中介一年曾掙數千萬 黃斌帝(化名)是一家名為投資咨詢公司,實際是風水易經公司的負責人。他說:“過去每年風水咨詢費收入就有數千萬元,如今風水飾品就是一折也難有客戶光顧。”
黃斌帝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為客戶推薦風水命理大師“看風水”、“測命理”、提升財運官運,策劃各種易學講座,為一些企業聚攏人氣、吸引客戶。“這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幾乎不用投入成本,只需要手握‘大師’資源以及廣泛的人脈關系”。
“某某首席御用風水大師”、“珠三角易學研究會會長”、“楊公嫡傳第38代弟子”……這些都是一些“風水大師”在易學講座、培訓班上介紹自己時列出的各類名號。“頭銜夠大、夠多、夠牛,不管是真的假的,只要有就好使。”黃斌帝表示,自己手上掌握的“大師”資源都是頭頂各種易學機構頭銜的資深業內人士,這些看似權威的機構其實大多沒有經過注冊,有些干脆就是自封的。
有了頭銜只是第一步,關鍵是客戶的認可,業內有一個說法:三流的“大師”開店面,“二流”的大師靠口碑,“一流”的大師靠人脈。
黃斌帝透露,2013年初,他推薦了一位海外的風水大師給一家企業講課,半天收入就達到6位數。前幾年,有些單位確定新址、動土搬遷、甚至聘請人員,都要邀請“大師”望風觀水,出價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買“石獅子”、“貔貅”、“風水古樹”。他說,如今,這個行當越來越不好混了,不僅前來咨詢的客戶縮水了一大半,連購買風水飾品的客戶也只有不到原來的一成。
風水生意客戶多數是官員 一些地方官員迷信風水,為求官運亨通、平安無事,請所謂的大師高人“指點迷津”。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官員迷信風水已成了官場公開的秘密。
江西省興國縣梅窖鎮三僚村是遠近聞名的“風水村”,村主任曾慶偉介紹,村里常年在外的風水師有200多人,大多獲利豐厚,不少人在廣東買了房子,過年開著寶馬和奔馳回來。75歲的村民曾憲佰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以看風水為生,除了在附近市縣,還經常到上海、廣東、湖南、福建等地踏勘風水,是村里有名的“大師”之一。據說他家中有祖傳的手抄本風水“秘籍”,傳男不傳女。曾憲佰說:“我接的生意大都是官員的,主要是規劃設計,每次收入少則上百元,多則上萬元。”
安徽省碭山縣五里八莊有一位“女神人”,不少基層干部有什么難事和困惑經常去“膜拜”,還時常有一些“京”“滬”字頭的車千里迢迢來看風水。一位知情人透露:“縣上不少干部很信風水,有時群眾到政府辦事找不到人,一問是去拜神人了。”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研究員程萍,曾主持“中國縣處級公務員科學素養調查”課題組,據對參與調查的900多名縣處級公務員調查發現,只有47.6%的縣處級公務員不迷信,半數以上的縣處級公務員相信“相面”“周公解夢”“星座預測”和“求簽”等。(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