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紋身這個概念聽起來既科幻又怪異,但記住我的話:你會有電子紋身的,而且來得比想象得還快。
谷歌掌握的摩托羅拉業(yè)務并沒有全盤出售。比如說,它就沒有出售摩托羅拉卓有遠見的研究小組:高級技術和項目(ATAP)。提到谷歌ATAP小組的報道通常列出了該小組在潛心研發(fā)的幾個比較知名和新奇的項目。
其中一個項目就是Project Ara,這是一個模塊化的手機概念,讓人們可以使用3D打印機或其他創(chuàng)新手段,制作自己想要的幾乎任何一種手機。谷歌最近宣稱,這種手機最早有望在明年上市銷售,而且價格只有50美元。
另一個項目是一種藥丸,名為“維生素驗證藥丸”:用戶吞下去后,它就能生成一個密碼。這聽起來引人入勝。
谷歌還在研發(fā)電子紋身。等一下,電子紋身?這是什么意思?
電子紋身聽起來超科幻――這就像生命傳輸機、火星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白菜價的iPhone 一樣異想天開。
下面是大家對電子紋身需要了解的方面:電子紋身很靠譜;它們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快就會面市。實際上,在今后5年內,你至少會試一試電子紋身,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事。
何謂電子紋身
首先,讓我不妨科普一下:電子紋身其實不是紋身。因為不用墨水,不用針,也不用刺青。
電子紋身之所以名為“紋身”,原因在于它們可以像孩子的假紋身一樣可以貼在身上。紋身通常一開始印在一塊塑料片上,然后貼在皮膚上,之后撕掉塑料片,只留下一塊非常薄的橡膠片,這塊橡膠片有一層柔性硅線。
電子紋身背后的概念很簡單。其想法是制作一件電子設備(通常含有傳感器),它比紙片還薄,又像創(chuàng)口貼一樣可以靈活地粘在皮膚上。秘訣就在于柔性電子部件。最主要的好處是,它們變成了人體的一部分,不會侵襲人體,人不會感到疼痛,而且費用比較低廉。
除了傳感器外,電子紋身還含有無線網絡功能,那樣它們不僅能輕松傳送傳感器數(shù)據(jù),還能由遠程電腦或智能手機加以控制。電子紋身為何出現(xiàn)
幾乎每一場重大技術革命之前都有一場材料革命。比如說,計算機革命的迅猛發(fā)展主要歸功于研制出半導體材料(包括硅),這些材料取代了真空電子管,由此帶來了摩爾定律。摩爾定律認為,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shù)量大概每隔兩年就會翻番。
電子紋身革命之所以會到來,這歸因于出現(xiàn)了微型柔性電子部件。實際上,數(shù)十年來,柔性電子部件的開發(fā)工作一直從未間斷。從手機到數(shù)碼相機,大多數(shù)消費類電子產品含有柔性電路,那樣電路板就可以彎曲,以便所有部件都塞入到一個狹小空間。不過近幾年,越來越有能力可以制造出能卷曲、伸展,最重要的是,能重復折曲而不損壞的柔性電路。
電子紋身有什么用
研究人員憧憬,電子紋身在醫(yī)學領域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比如說,極為精準的溫度計可以跟蹤監(jiān)測體溫的細小波動;一旦體溫高于或低于某個設定的閾值,就會發(fā)出警報。由于溫度計貼片極其小巧、柔軟,可以佩戴數(shù)月之久。
幾年后,只要將一塊便宜的橡膠貼片貼在病人、甚至新生兒的胸部,就有可能監(jiān)測一系列生命體征,包括心率、營養(yǎng)狀況、體溫、水分和呼吸頻率。
這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會遇到電子紋身的場景。在病人身上貼一塊電子紋身以監(jiān)測生命體征,這可能在醫(yī)療界會變得很普遍。
除了醫(yī)院診室外,這個概念還有其他的應用領域。比如說,谷歌為可以充當測謊儀的電子紋身申請了特定專利。現(xiàn)在還有一種喉嚨紋身,可以將喉嚨發(fā)出來的聲音傳送到智能手機或其他聯(lián)網設備。如果在吵雜的環(huán)境下談話,喉嚨紋身用作麥克風可能很有用。
一家名為Electrozyme的公司生產的電子紋身似乎旨在提高運動員表現(xiàn)。它們可以測量體內的乳酸鹽含量,這可以表明肌肉的疲勞程度。貼片可以檢測出皮膚上的pH 值,這可以表明缺水程度,還能檢測運動員關心的其他生理指標。設想一下:整支職業(yè)足球隊貼上這種貼片后,隊醫(yī)可以實時監(jiān)測隊員的生命體征,隨后向教練提出建議,防止過度疲勞和受傷。
電子紋身是最佳的可佩戴式電腦。一旦廣大應用開發(fā)人員參與進來,誰也無法預測一塊貼在人體上、以無線方式連接到智能手機上的電子貼片可以派什么用場。
電子紋身一開始會主要應用于醫(yī)學領域,然后會變得像電子人那樣,能夠把人體肌肉與電子傳感器和通訊裝置結合起來。
真正的革命是柔性電子部件
電子紋身方面的驚人事實是,它們只是柔性電子部件革命的一個副產品而已。
這場革命會帶來其他新奇事物。其中一個就是智能服飾。嵌入到褲子、鞋子、襯衫和夾克中的電子部件有望將可佩戴式計算理念引入到服飾。谷歌的安卓負責人桑德·皮查伊(SundarPichai)最近談論他發(fā)布的可佩戴式軟件開發(fā)工具包具有的潛在價值時,就舉了“智能夾克”這個例子。
柔性電子部件將造就柔性設備――第一個主要的案例就是LG Flex這款曲面智能手機。但我們可以期待會出現(xiàn)蛤殼狀設備:一旦平攤開來,兩個半面就能形成一塊連貫的屏幕。
柔性電子部件還會有其他用途,但是最大的用途之一將是電子紋身。這個概念很快就會變?yōu)楝F(xiàn)實。一旦出現(xiàn),它確實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