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魯豫幾年前與她的前任洋老公離婚時說過,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不能一起分享了,所以選擇分開。
她的話固然有理,但我覺得夫妻之間,不僅僅要共同分享,更重要的是彼此分擔。
夫妻之間,如果有一方只承擔分享,而不負責分擔,那樣的感情長久不了。我的一位女友,她是個超級能干的女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男人想搭把手,她卻嫌他做哪件事都不入她的法眼,碗刷得不干凈,孩子帶不好,拖地像寫大字……男人只有分享的份。時間一久,男人就不回家了,找了個需要他分擔的女人,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這個家可有可無。
青蔥歲月時,我們曾流行過讀席慕容。讀過她的許多詩集,印象最深的卻是她與丈夫合寫的一本散文,書中細述他們夫妻的感情之好,被我視為人間美滿夫妻的另一對楷模(還有一對是錢鐘書與楊絳)。他們深諳婚姻中的分擔與分享。比如,夏日清晨,在孩子稚嫩的歌聲伴著清脆的鳥鳴中醒來的席慕容,聽見丈夫劉海北正悄聲跟孩子們說:噓,小聲一點兒!媽媽還在睡覺。他永遠比她早起一刻,親手做美味的食物來填充她的胃,因為她就不愛做飯。他永遠是她的第一個讀者,雖然不懂詩歌,卻給她尊重和理解。她那位不解風情的物理學博士老公,寫過一篇《家有名妻》,輕松幽默,至今讀起仍不禁莞爾。
回頭再說婚姻,它從來不只是兩個人相愛那么簡單,一輩子說長也短,有風雨雷電交加、有春花秋月靜好,只要兩個人共同分擔與分享,這樣的婚姻帶給你的絕對是陽光、雨露和養料。
某天,那人忽然舉箸感嘆:老婆,我們結婚都快16年了。我說,我老了。他說,你一點也沒變。我噴飯,如果16年前我就長得這樣急促,你還會多看我一眼嗎?
其實我知道,變化最大的不只是皮相吧,而是內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