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在結婚前都說,選男人,一定要選對父母好的,因為他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好好對待,就更不要提及別人了。但是,并非代表孝順的男人就一定是正確的,因為孝順也分很多層次。孝而不順的男人于家庭才更合適。
看到過這樣的案例。兩組家庭,在面對養育下一代的方式與理念上,婆媳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一組家庭,男人在婆媳間周旋,沒有主見和是非觀念,理念上支持妻子,感情上傾斜母親,家中雞飛狗跳。另一個男人,當妻子和婆婆同時堅持自己的育兒觀點時并不愿意妥協時,男人挺身而出:都別動,這是我的兒子,我說了算!
大男子主義如果能恰到好處,將變成一種不可多得的男性魅力,很容易成長為家庭的中流砥柱,制度與原則的制定者。
每一對深受婆媳關系困擾的家庭,沒有誰是誰非,根本原因是在這個家庭里,沒有分明的是非。所以,每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的習慣植入他人身心,并將所有有悖于他已經習慣的東西,拔根出去。家中沒有統治者,每個人都想駕馭所有人。
其實這不是自私,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都希望家庭生活順利而美滿,能夠繞開所有的彎路和風險。
身處婆媳中間,沒有誰,會比男人更適合做制度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男人是個制衡點,不管妻子攜帶負面力量還是正面力量,不管婆婆發射正面沖擊還是負面沖擊,男人最正確的處理方式,并非安撫,而是用自己的是非觀判斷,直接告訴她們,你是對的,你是錯的。并給予客觀理由。
不要以為這樣聽起來很無情,別以為安撫一次便可天下太平,婆婆與媳婦,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只能在今后將錯誤發揚光大。男人你若HOLD不住,任憑兩方負面力量肆意沖擊匯合,亂成一鍋粥的,是你們三個人的下半輩子。
所以,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將傷害鋪墊良久,不如快刀斬亂麻,讓所有人知道,只有你,才是制度的制定者,只有你才是所有矛盾的集合點,讓婆婆知道媳婦左右不了你,讓媳婦知道婆婆亦左右不了你,當她們覺得自己的發言不再有任何決定權,你覺得,她們還會有互相爭奪、互相仇視、互相怨恨的必要嗎?
很多人會認為,那種口口聲聲標榜自己孝順的人,品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后來我慢慢發現,這種男人的孝順,并非多多陪伴在父母身邊,也不是在精神上關心父母,更不是在物質上關心父母,甚至從不給父母主動打一個電話,他的孝順,只是聽父母的話,秉承父母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為父母是從。這是孝順嗎?我不以為然。
這樣的男人,會怎樣對待自己的女人?他的出發點,便是以父母的判斷為中心,以父母的感知為半徑,最終畫一個父母想要的圓滿。不管你是怎樣的人,他在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將全力發掘父母對你的評價點,他們說你好,那么他便能看見你的好,他們說你不好,他便也只能看見你的不好。
是的,我最終明白,他的感受,一直在向他父母的感受靠攏,不管牽強與否。這并不是他父母的問題,是他自己的問題,多偉大的感情,也經不起一個沒有意識力的男人這般考驗。婚后的生活將比婚前更加瑣碎,所要面臨的抉擇更多,這樣的男人,只會把自己的女人變成他所謂孝順的犧牲品,就算他的女人符合他與父母的種種要求,可是,問題是層出不窮的。
如果男人苦惱于自家的婆媳問題,而找不到癥結,那么不妨看看自己在這個家庭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不是一直無法精神獨立?讓父母認為你沒有一個成年人的擔當?你受制于婆婆與媳婦的主要原因不是你愛她們,而是你無法讓她們心服口服。你在她們之間搖擺,給予她們最直觀的判斷是,誰更強大,更厲害,更有手段,你就更加傾斜于誰。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戰爭,男人別怨恨,全因你無能,因為你不能拍案而起,沒有底氣說出那句話:這個家,我說了算!最重要的是,盡管你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所以你才讓兩個女人操心。
男人最不成功的地方就是,大男子主義用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