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廣播公司(BBC)駐日記者海耶斯依據他在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上的采訪得出結論:盡管美國人愛說“與中國接觸”,但美軍正在演練的“空海一體戰”就是在準備“對華戰爭”。
海耶斯的報道發自關島外海,他寫道,站在“喬治·華盛頓”號的飛行甲板上,幾英尺外,11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列隊等待起飛,15噸重的戰機起飛時,就像一個小玩具般消失在航母甲板的盡頭,幾秒鐘后,身著各色制服的人冷靜地為下一架戰機起飛做好了準備……美國第五航母戰斗群指揮官、海軍少將蒙哥馬利對海耶斯說,軍演的目的是要演練如何對付“一些國家”越來越提升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蒙哥馬利對軍演細節刻意回避,并總是用“一些國家”去指代軍演的假想敵。但海耶斯在文中直率地寫出,“一些國家”就是中國。正在采訪時,海耶斯突然聽到艦上響起警報,“這是演習!這是演習!黑煙升起!黑煙升起!”原來軍演的一項內容是航母受到導彈襲擊,部分艦體著火,很多人沖上去控制火情。
在報道中,海耶斯沒有明言他目擊的是哪一場演習。但從時間、地點和演習內容推算,很有可能是美軍上月在關島附近海域進行的“勇敢之盾2014”演習。美軍聚集1.8萬名戰士、兩個航母戰斗群和200架戰機參與如此規模巨大的演習,是假想一個相當復雜的敵人試圖阻止美軍進入國際海域與空域,盡管美國官員都不說假想敵到底是哪個國家,五角大樓2013年未加密的“空海一體戰”概述也絕口不提中國,但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在西太平洋對美國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的國家。
美國《星條旗報》在分析“空海一體戰”的巨大風險時稱,該理論主張在戰爭一開始先利用黑客部隊對中國“制盲”,為破壞中國的導彈和通信系統,美國需要轟炸中國本土一些軟目標,如超地平線雷達。美國國防大學學者哈莫斯說,“空海一體戰是個沒有戰略的概念,也是最危險的概念”,如果中國先從空間和網絡對美國發動襲擊,美國再用“空海一體戰”回擊成功的可能性會降低,想摧毀中國路基導彈發射系統的目標也難以實現,中國如今的固體燃料導彈幾分鐘內就能發射,移動導彈發射架也難以被發現,“我們在海灣戰爭時想獵殺飛毛腿導彈都沒成功,想象一下中國有多么遼闊的幅員”。哈莫斯還說,由于常規導彈與核導彈有時難以分辨,“空海一體戰”還有引發美中核戰的可能,美國理性的做法應是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如控制馬六甲海峽“勒死中國”。
“美國有幾百套對華作戰計劃,中國對美作戰計劃差不多也有這么多,兩國軍方對此應都清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學者說,盡管中日釣魚島爭端被認為是中美沖突的可能誘因,但更有可能的誘因是2016年民進黨在臺灣上臺,推行“臺獨”,美國人擔心中國“反介入”能力提升會讓美國難以“保衛臺灣”。
摘自《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