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戰地記者詹姆斯·福利在利比亞被卡扎菲部隊關押了一個多月;7個月后,躲過一劫后轉戰敘利亞的福利再被武裝組織劫持。今年8月19日,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公開的一段砍殺記者視頻震驚世界,悲劇的主角正是福利。重現事實真相是記者的天職,而重現戰場的真相,記者們用的不僅是筆和鏡頭,有時還得賭上性命。
曾被卡扎菲部隊扣留44天 以35歲的“高齡”從美國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碩士畢業后,福利開始琢磨如何能把戰區和新聞在自己身上聯系起來。而他思考的結果就是成為“自給自足”的戰區自由記者。
福利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個老兵,五兄弟中有三位是現役軍人,就連福利本人都曾認真考慮入伍。福利的好友丹尼爾·約翰遜在接受《波士頓郵報》采訪時介紹稱,福利選擇前往中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兄弟駐守在這里。
為了達到“盡可能接近真相”的目標,早在美國派兵入駐阿富汗時,他就以自由記者的身份隨軍前往。自由記者的生活是枯燥且艱難的,“自給自足”意味著身后并無任何組織或機構做后盾,所有設備和資源都需要自己來解決。最困難的時候,福利連上前線時所穿的防彈衣也是借的。
2009年,福利在給好友、半島電視臺外派記者埃文·霍爾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目前的目標,就是盡可能經歷更多。在阿富汗的牛刀初試,讓我獲得不少向媒體供稿的合同。過程很困難,但我也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能讓我有大量機會寫作和攝影?!?/p>
結束阿富汗隨軍自由記者后不久,福利把眼光投向利比亞——彼時,反卡扎菲勢力與效忠卡扎菲的軍隊正在激戰。于是,他啟程前往的黎波里。
2012年4月,福利、南非攝影記者安東·哈默爾以及其他兩名記者在利比亞東部石油重鎮布雷加進行報道時,局勢突轉直下,他們還未來得及撤退就遭伏擊。福利眼睜睜地看著離自己數米遠的哈默爾突然身中數槍,倒地身亡,還沒來得及俯身查看,就發現自己已被卡扎菲部隊控制。
接下來的44天,對福利來說是難熬的,他和另外兩名記者成為卡扎菲部隊的俘虜,被關在秘密地點。毫無疑問,這44天對福利來說影響巨大,在被利比亞釋放后,他曾與霍爾分享他的戰地報道經歷:“在戰爭區域,你只能帶著你的眼睛和相機,盡管子彈紛飛、炮彈轟鳴,但觀察戰場已經成為一種條件反射。”
敘利亞戰場更兇險 從利比亞戰場全身而退之后,“不安分”的福利又把眼光瞄向敘利亞。這次,他不再需要考慮后勤問題了,因為他分別與美國《環球郵報》和法新社簽合同,成為這兩家媒體在敘利亞的特約記者。他也因此獲得不少支持——其中法新社給他提供了一個小型便攜式衛星網絡連接器,解決了在戰區無法聯網的問題。
但對他而言,敘利亞是一個比阿富汗和利比亞更危險的地方,他甚至能感受到極端勢力正在與日增強,“他們對西方國家很憤怒,認為我們一無是處,前來報道的記者對他們來說就是西方的代表”。
也因此,他難逃再次被俘虜的命運——2012年11月22日,福利在敘利亞北部遭武裝人員劫持。
在出發去敘利亞之前,福利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為何再次選擇深入險境,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說:“若你想成為一名寫作者,你應該看到整個世界,科幻沒用,是時候來點實在的事了。”
為了做到“來點實在的事”,即使在戰火紛飛的敘利亞,除了報道,他也不忘在互聯網上發起眾籌,為阿勒頗市內一家醫院購買一輛救護車。最終他籌得1.2萬美元。只是他還沒來得及看到那輛救護車,就已經被極端組織扣為人質。
中東歷來就是戰亂之地,局部沖突幾乎從未斷過,也因此吸引了大量記者前往報道。但這次福利喪生之地敘利亞,情況更為兇險。據《大西洋月刊》報道,敘利亞政府自內戰開始以來,特別嚴控媒體報道:加強對國內媒體和記者的監控,禁止國際記者入境;而那些比政府更加強勢的極端組織也開始扣押記者當人質,甚至都不主動提釋放記者的要求。
摘自《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