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的一舉一動向來為別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朝鮮建國65周年時舉行的規模宏大的閱兵陣勢更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手貼褲線,不擺動,雙腿夾角超過90度,似一個蓄勢待發的圓規;踮起一只腳,高高抬起的另一只腳狠狠砸向地面,整個方陣隊伍就像彈簧般一蹦一跳向前。
正當我們驚訝于這種奇特的姿勢時,有心人卻發現朝鮮人民的正步走姿勢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那就是傳統的“鵝步”。
鵝式步伐又稱跳躍式馬步,源自17世紀的普魯士舞蹈動作。18世紀時,鵝步被普魯士軍隊正式借用,發展為普魯士正步。隨后正步走在德意志政權中得以一脈相承。希特勒更是認為整齊有力地正步走能夠強有力地整頓紀律,提升士氣。那么,這個一心只為戰斗的男人的策略正確嗎?最新的研究成果似乎證實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
近日,英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正步走可以減輕士兵們對潛在敵人的恐懼感。
我們可以把互相踢著正步相對而行的兩支隊伍看作戰斗的雙方。這時候他們不僅僅在威懾對方,還在進行一種強大的腦補:我們很棒,我們很強。不拋棄,不放棄,我們會勝利!當然,根據科學研究,這種心理暗示在正式作戰中是相當有利的,動物界同樣可以證明。有研究表明,不同族群的海豚在發生矛盾時,勝利者往往是那些能夠同時跳躍翻轉的那一族群??磥硗铰矢叽_實能夠增加作戰時的勝算。
作戰勝算的增加不僅僅能獲得精神鼓舞,還會由此帶來對敵人的“不屑一顧”。
在一項試驗中,安排了兩隊男性走過一段路程。一隊松松散散隨意散步,另一隊以相同的步調正步走過。事后給他們看來同樣一張男子的照片。結果發現,以一致步伐前進的男性與正常行走的男性相比,傾向于認為照片上的男性身高較矮,體形也較小。
所以說,正步走的心理激勵既建立在內心的強大上,還立足在把敵人看作“豬一樣的對手”的前提下。再加上聲勢浩大的震懾作用,三管齊下,想不勝都難。
摘自《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