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符號化的場景所能表達的作品內涵,有時候比對白更直接。除了古裝片,中式場景在電影電視劇里大多用來表達黑幫生活,這點港臺片尤其明顯:黑幫大佬高層的會議廳一般都是紅木桌椅,上面雕龍雕鳳,頭頂上電風扇轉呀轉的;普通幫會成員則去粵菜館的包廂喝茶,圓臺面上的蒸籠里放著茶點。此外,白道律師去咖啡廳,警察去茶餐廳,如果哪個穿西裝的條子坐在一個紅木官帽椅上,那他不是臥底就是奸細。
放到好萊塢的片子中,中式、泰式、日式都屬于這路數,反正鬼佬對此也分不太清楚,神秘的東亞對他們來說都一個樣。所以賣粉賣肉的地方,大多裝扮成這樣。電影《環太平洋》雖說是后現代打怪獸的故事,但也跳不出符號化:怪獸器官販賣總部就有塊大大的龍雕,樓下的集市上粉紅燈籠一字排開,儼然是色情按摩館聚集地。看來,除了《功夫熊貓》外,東方風一時還很難成為正義的化身。
摘自《新周刊》